新华网北京8月12日电 新华社记者汪涌刘卫宏 今年是中国足球的调整年,甲A联赛没了降组之虞。在这改革初期的动荡与取消降组的轻松中,俱乐部出现了比较混乱的态势。 这不是改革惹的祸,是因为中国的甲A俱乐部在7年的职业化联赛中,仍然没有真正走上规范化、市场化轨道,没有理顺管理与经营体制。在过去几年中,俱乐部过着表面上的太平生活。当改革来临、俱乐部建设第一次被提到相当高度的时候,这种躁动与混乱成了一种必然。 俱乐部的管理,今年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与主教练拧不成一股绳,是许多俱乐部的“通病”和“痼疾”。俄罗斯功勋教练鲍里斯在鲁能泰山俱乐部颜面扫地;法国名帅亨利被金德俱乐部“炒鱿鱼”;韩国教练李章洙虽然为重庆力帆俱乐部做出很大贡献,但帅位仍岌岌可危。 甲A劲旅重庆力帆俱乐部高层动荡,程鹏辉、赵荣刚等多名高层领导人先后离开俱乐部,力帆集团收购俱乐部仅一年,领导班子就换了几次。很难想象,在如此频繁的高层人员更换中,俱乐部能有精力进行建设和管理,成绩一落千丈便不足为怪。申花俱乐部队从领先实德队6分到落后6分,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尽管申花俱乐部被公认管理搞得好,但总经理郁知非确信俱乐部的管理“有问题”。 俱乐部对球员管理的混乱确实出人意料。不知道金德俱乐部在干什么,球队连续大比分“送大礼”,球员几乎完全失去战斗力,青年队员深夜出去喝酒闹出命案。鲁能泰山俱乐部也不安宁,一边是球员消极比赛,一边是俱乐部连续对一批主力球员施以停薪、停赛的“极刑”,结果是球队一直徘徊于积分榜后3位。 成熟、发达的职业联赛,无论英格兰超级联赛还是意大利甲级联赛,从来没有高于一切的球员,球员必须服从俱乐部的管理。 俱乐部的经营,今年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俱乐部的名字频频变更已经不是新鲜事,许多俱乐部到联赛开始了,冠名和广告还没有完全找到归属,门票收入更是惨不忍睹。力帆队的球衣冠名权迟迟不能落实,青岛啤酒队一场联赛门票销售不到3000元。构想中的“中超联赛”,要求俱乐部年营业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如果照现在的思路和模式发展,到2004年可能还有不少俱乐部连“中超”的门票都拿不到。 重庆力帆俱乐部今年出于商业考虑,引进了越南球员黎玄德,这是一个不错的创举。但是在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第八个年头,许多俱乐部的经营仍然没有任何突破,不是搞出球票抽奖就是请来“足球宝贝”。除了前两轮比赛,除了新兴甲A城市西安持续红火,今年的球市一直惨淡萧条。甲A取消降组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在股票上市这样真正的市场化经营之前,绝大多数俱乐部缺乏将球队推向市场的创举,甚至缺乏与球迷的沟通,与球迷相隔甚远。 躁动与混乱还表现为俱乐部对中国足协改革的“非抵抗不合作”,表现为许多俱乐部之间正当竞争演化出的激烈矛盾。 在动荡不安的中国足坛,俱乐部的管理与经营,存在太多的短期行为,很少去想怎样加强管理,怎样进行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只想赚点小钱,却很少去想究竟应该怎样去赚更多的钱,或者已经想了很多,但是很少真正落实。(完)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