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过得了李昌镐这一关,但你别想再赢他师父;你赢了曹薰铉,李昌镐又肯定能把你切了。”一位记者在跟我聊天时这样说道。这句话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偶尔拿下曹李师徒中的一人并非没有可能,但要想连闯两关,似乎还没有先例。去年岁末的“三星杯”就是个最好的证明———常昊费尽辛苦推倒了“石佛”,却终究在曹天王手下含恨败去。曹李师徒铸就的两道铁门,在其他所有棋手的心中,仿佛就是重峦叠嶂,即便你拥有“关山渡若飞”的勇气,恐怕也不具备最终抵达的脚力。然而,人总是这样,有了一丝一毫的希望,就巴不得它像爆米花一样以一种令人欣喜的态势无限扩张下去。当我们跟随着这次“农心杯”的战局一步一步走来,我们心中那颗熄灭已久的火种又一次被点燃———人数上3比2占优,兼具主场之利……好事似乎都凑到一块儿了。必须要肯定的是,中国队在这次“农心杯”中确实发挥不错。某些舆论也开始兴奋异常,预测中国队很有可能打破韩国队的垄断,最终捧得“农心杯”。决战之前,鼓舞士气的话多说一些也无妨。但是无数次希望的破灭、无数次从高峰坠落到低谷的经历让我们在以后遇到类似情形的时候生出了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你可以将其解释为情非得已。事实上,我的确就是这么做的。我宁愿某一天在毫不知情的状况下被告知:你知道吗? 那两道师徒铁门被中国棋手某某某打破了。那时候,我那颗死而不僵的心会因为这突至的惊喜而复活。俞斌输了。我一点都不意外。剩下的比赛是一场二对二的公平游戏。这边是常昊周鹤洋,那边是曹薰铉李昌镐。或许还有一些豪情满怀的人们会盘算:周鹤洋对李昌镐是三战全胜,常昊也不是没有赢过曹薰铉……寻求获得安慰的方式有很多种。在这篇色调晦暗的文章最后,我突然想到了一句无厘头式的话语———“给我一个乐观的理由先”,但也许,只适合对我自己说。本报记者许莽 (新闻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