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是什么?法国思想家蒙田说,“恐惧在使我们丧失捍卫责任与荣誉的勇气之后,为了它自己的利益,又会让我们变得无所畏惧,从而显示它的最后威力……因此,恐惧的威力超过其他任何情感。” 韩国人有恐惧的感觉,我们没有,在韩国流强大的前后过程中,我们似乎始终没有恐惧的感觉。 1989年9月5日,当时还被称为南朝鲜棋手的曹薰铉在第一届应氏杯中第五局大决战中执黑不计点战胜中国聂卫平,成为奖金最高的应氏杯冠军。这位被韩国视为民族英雄的人物当时对于中国棋迷来说,不啻有一种天外来客的感觉。稍早一点的时候,我们还曾经这样发问:韩国也有人下围棋?也有职业比赛? 时至今日,几乎成为结论的说法是老聂太轻敌,当时因为转机错误后来生病影响发挥,第四局在大优的形势下痛恨地输掉一点,他的运气实在是糟糕。这段历史必将成为中国围棋史的墨重一段,但笔者以为这样的解释对历史不负责任,没有还历史真面目,《围棋》那段国人典型的心情写照是结论没有错,但前提错误。 中国围棋,在这里,不可思议地完全误读了韩国围棋,且一误再误。笔者倾向的一个观点是——韩国职业围棋开始得比中国早,职业棋赛比中国不仅早还要多,有着比较系统的、连续的职业围棋链。80年代的大成者无疑是曹薰铉,客观地说,曹的水平已经超过聂卫平,起码不比聂差,他最后在应氏杯3比2击败聂卫平合情合理、水到渠成,国内棋迷不必太扼腕。曹薰铉的那次冠军证明的不是韩国围棋崛起,而是韩国围棋的世出,开始向世人展示他们的强大。后来,韩国越来越强大,及至今日独步天下几无对手。 可怕的不是摔倒,而是在同一个地方连续地摔倒。中国围棋之所以现在落后于韩国,和我们的不重视呈完全正相关的关系。在应氏杯上,我们已经误读了曹薰铉和韩国围棋,但聂卫平兵败新加坡之后,中日大略承认三国鼎立的格局,但还是认为韩国整体实力薄弱是三国中最弱的一足。我们基本还是认为是聂的轻敌或者说曹的偶然作为,我们还是觉得韩国棋没有大家风范,基本是乱下乱战满盘瞎搞,成不了大气候,我们说除了聂卫平还有马晓春、曹大元、刘小光、钱宇平等等啊,韩国除了一个曹薰铉有什么主呢? 谬误多次流传,贻害不浅!历史走到1997年之后,中国棋界才开始慢慢地、无奈地承认韩国从强大到霸主的地位,在此之前或说差不多或云比韩国还略强。但实际的历史面目是,从应氏杯后,韩国人已经开始发力,已经开始悄悄逼近我们和日本的城隘。可叹的是,韩国棋坛当时已经显露出日后攻城拔寨的不良势头,但并没有引起中日的足够重视,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1993年徐奉洙应氏杯夺冠、当年韩国人包揽当年全部四项世界大赛冠军,都没有引起我们必要的心理反应。也许有一点压力,但是没有恐慌,更没有恐惧。中韩对抗赛的偶尔胜果、马晓春1995年两个世界冠军使我们失去奋发图强、砥砺用劲的强大动力,最终被韩国远远甩在后面。 我们曾引日本为敌人,在“对敌作战”中愈挫愈奋,赶超终成现实。但当另一个更为强大的敌人逼近的时候,以为功成名就的我们失去了警惕,迷失在陶醉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