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龙吉人天象,居然在曼谷扭转乾坤,中国队的世界杯前景由此豁然开朗。然而,排除了外患,内忧尚在,米卢要在中国续写神奇历史,至少还要打通四大关节。 球员作梗 随着郝海东的公开发难,米卢与所谓大连帮的矛盾也走向沸点。依据米卢的脾气,他是不太容易宽恕对他“态度不好”的人,更不会向球员低头。但是,这次的对手大连球员也都是鼻孔朝天的主。当年大连人贾秀全由于中途被高丰文换下,居然当面向恩师咆哮,现在的大连球员在这方面一点都“不辱传统”,小小年纪的孙继海就声称从来没有打过替补。 想想也是,大连球员从未绝迹过历届国家队军容大阵。像孙继海、张恩华这样的球员,即使加盟国外俱乐部也是不容置换的绝对主力,在国内他们几乎没有实力相当的竞争者,如今仅仅因为对主教练的训练方法提点意见就被“穿小鞋”,自然不服气,甚至还咽不下这口气。大连球员的底气在于,他们已经不需要靠当国脚和参加世界杯来增加混饭的资本,因此不管是重权在握的足协还是世界驰名的米卢,还真奈何他们不得,从“郝大炮”事件看,当初阎掌门屈尊亲赴大连所做的工作几乎是无用功。 很多人认为,靠米卢和大连球员自身已无法排解死疙瘩,只有足协掌握着钥匙。问题是,“大连帮”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米卢上任一年来,与之发生过明的暗的冲突或杯葛的球员不下10名,且都是成名球员,如黎兵、曲圣卿等,范志毅刚回国时也曾向米卢叫板过。现在的大牌球员已经不必讨好教练了。 足协怀疑 说服或封杀一两个球员容易,但面对球员集体性的不认同,足协就感到棘手了。糟糕的是,并不只是球员和媒体对米卢不感冒,连足协派驻国家队的官员也觉得米卢的一套有点不对劲。众所周知,足协对本届世界杯期望极大,所下的赌注也极大,其信心的重要基础就是米卢,确切地说是他带4支球队闯荡世界杯决赛圈的神奇历史,尽管在米卢到任前,谁都不知道他的执教思路,更未曾评估过这种路子是否适合中国足球。 不幸的是,米卢的那一套看来真不太适合中国足球,或者说中国的球员、教练、官员以及球迷、媒体消受不起米卢的“快乐足球”。 马克坚是中国足球的元老,也是足协派驻国家队的“监军”,在方方面面质疑乃至炮轰米卢时,他理应站出来维护米卢的权威,至少该做些解释工作,但马老选择了沉默。李晓光当了3年多领队,却在大战前夜离职,其间透露的信息同样不言而喻。为了维护米卢的核心地位,南勇副主席亲自跟队,事实上承担了领队的职责。但据说在小组赛激战正酣时,人们不时听到某些国家队干部“别告诉老头”、“你们自己要随机应变”之类的声音。 这似乎表明,在与米卢发生实际的“亲密接触”后,决策层对米卢的神奇也产生了怀疑,足协对“郝大炮”事件的暧昧表态似乎佐证了这一猜测。 舆论弹劾 可以说,始于1999年冬季的米卢与中国足球“婚姻”一开始就不是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当时最热门的人选是桑特拉奇,而符合中国人传统心态的则是涅波式德才双謦的教练。其实,英雄莫问出处,甚至可以无须介怀品行,米卢过往的神奇历史固然不足以证明其在中国也必然神奇,但拘泥于态度倨傲、出口粗鲁、追求享受乃至对中国国旗不恭、与女性交往过密之类的事情而对其能力、业绩一笔否定也大可不必。但现实却是,米卢因私生活而陷入无尽的是非口水中,而体育媒体间的剧烈竞争又放大或歪曲了这类“丑闻”。 从新闻竞争角度看,足球、国家队和世界杯组成了各大体育媒体竞争的制高点,而主教练更处在风口浪尖的焦点位置,这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绯闻从来为凡人所津津乐道,中国人更注重名人的道德操守,而米卢的道德观显然与东方人有很大的不同,这使他更容易受到舆论的苛求和伤害,如果带队成绩又不能令国人满意的话。 自身弱点 不过,媒体间“倒米”或“保米”的鼓噪显然不全是米卢的待人接物方式和生活方式引起的,再宽容的观察家也无法容忍米家军长期性的无所长进,再外行的球迷也不会以为这只是球员技术粗糙和斗志涣散的缘故,就像不能把脏水都倒到米卢一人身上一样。中国球员的水平和德行就那么回事,花费百万美金请来米卢,无非是希望以米卢的圣手化腐朽为神奇,而这固然不易,却也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涅波在沈阳打造新海狮的故事就是一个很现实的版本。 米卢的工作效率离人们的期望还有不小差距。这其中的根源,究竟是球员朽木难雕还是米卢水土不服已经不太重要,人们关心的是,在未来两个多月时间里,中国队能否从现在看上去像乌合之众蜕变成精锐之师,毕竟这次机会千载难逢。(周文渊) (足球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