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晓新述评米卢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承诺,让所有没有上过场的球员都得到上场机会,但同时却错过了一次完整的“大团圆”结局,中国队在塔什干最后一分钟的失败,是整个十强赛最后一分钟的失败,也因此让一帆风顺的十强赛有了一个不尴不尬的结尾。 米卢只想20分 米卢虽然在赛前唱着“22分出线”的高调,但作为一个老江湖,他不会不清楚承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他只能尽量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来度过中国队的最后之旅。 在这场比赛的大部分时间,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米卢为这支球队所作的赛前部署。 中国队应付这场比赛的打法相当明确,李明在右路专找宿茂臻的点,曲波一门心思地在对方肋部穿插,而祁宏几乎只要有机会便发力远射。这显然是米卢所理解的最直接的一种方式,这支面目全非的球队与先发阵容相比的确有着明显的差距,但是米卢仍然希望用整体来弥补个别位置上的不足,这也是他在整个十强赛上的一个“中心思想”。而放到这场比赛中,米卢显然不希望与对手进行过多的纠缠,在这种情况下,22分只能作为一种最理想的状况而存在,而米卢心里却肯定早打好了20分班师回朝的算盘。从郝海东、范志毅和李铁等人离队而去时,就已经显示了这支球队的真实想法,让每个人都不会对这段经历感到遗憾,这可以视为得到上层认可的一种精神奖励方式,20分,其实是奖励与22分之间的一条“中间路线”。 整个上半场,比赛完全是按照米卢的思路在发展,中国队甚至保持了之前的信心与认真比赛的态度,十强赛培养出来的一股霸气也对对手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如果这45分钟将代表整场比赛的话,中国队可以用一个很潇洒的平局来结束十强赛。 “灰色三分钟” 下半场的进程更加反映出米卢把承诺看得比22分更重,否则他不可能只按人头而不按场上形势来进行换人。 如果说米卢有什么没有想到的话,他很可能忽略了乌兹别克队的比赛态度。乌兹别克队还有一线争小组第二的希望,这恐怕只是我们为比赛设置的一个并不刺激的悬念,而乌兹别克队自己却没有体现出对这一线希望多大的追求,因此在全场四分之三的时间里,他们并没有表现出志在必得的决心。但是放弃了希望的乌兹别克队最终还是没有放弃纯粹对胜负的感觉,从他们的角度来说,没有出线但在主场能拿下本组“巨无霸”中国队,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交待,乌兹别克的进球在另一场球踢平的前提下已经毫无意义,但他们忘情的狂欢仍然体现出对这个进球的强烈渴望。 事实上,正是他们的敌忾之心使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比赛的最后10分钟时间里,体能优于对手的中国队却先跑不动了,乌兹别克队是在抓紧最后的时间,而中国队却是在等待,等待这场比赛的结束,也等待这三个月的结束,可就是这最后10分钟的被动,造成了中国队最后一分钟的丢球。 米卢一度结束了中国足球“黑色三分钟”的历史,但这样的经历却还是在最后时刻顽固地出现在他的面前。从内容上说,这次“黑色三分钟”与之前任何一次都不同,如果说过去是因为过度恐慌,那么这次就是因为无欲无求,所以从意义上说,这顶多也就是一次“灰色三分钟”,可这一抹灰色,却让十强赛的光芒多少有些黯淡。 平心而论,我们没有必要再去苛求一种结束的方式,但是从米卢自己的角度来说,却很遗憾地错过了一次大团圆,24日的沈阳庆功宴上,这感觉多少会有些不爽。 (足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