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1日电国内一些俱乐部董事长、总经理和主教练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都强调要完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机制和俱乐部本身的运行机制。 对于中国足协本赛季取消甲A联赛升降级的做法,青岛颐中哈德门队主教练李章洙在接受新华社记者刘海民专访时说:“不可理解的是中国足协取消了升降级,使这个竞争激烈的运动失去了不少魅力。” 重庆力帆俱乐部总经理石雪清与李章洙的看法不谋而合。他对新华社记者刘卫宏说:“本赛季联赛在世界杯年被肢解,而且取消联赛升降级极为不妥,因为足球就是竞争,这是竞技运动的根本。” 山东鲁能泰山俱乐部总经理董罡在接受新华社记者赵海波专访时说:“国际足联规定国家队每年可以7次从俱乐部征调球员,而且时间不长,这被证明是合理科学的,应该学习。作为俱乐部就应该无条件服从国家队,但中国足协组织国家队训练比赛一定要科学。” 在使用外援的问题上,上海申花SVA俱乐部总经理楼世芳认为,中国足协应该进一步采取限制外援上场比赛的措施,进而给中国年轻球员更多机会。而董罡却认为,中国足协规定每队最多有三名外援同时上场比赛的规定很正确,“应该把真正优秀的外籍球员引进来,他们能提高我们联赛的水准。” 大连实德俱乐部主席徐明对联赛机制有与众不同的看法。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蔡拥军和马邦杰专访时表示,中国足球联赛需要扩军。他说:“目前中国联赛太小,层次不够,只有甲A、甲B和乙级联赛。如不扩军,单纯是贵族玩足球,足球就无法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足球也要研究经济发展规律,中国经济十年来保持高速增长,而中国职业联赛八年来仍是25支队伍,说明足球的发展要慢于各方面包括经济方面的发展速度。” 他同时建议扩军后的联赛要搞一周双赛。他说:“我看甲A应达到二十四五支队伍,实行一天双赛,也不要碰到像亚运会、奥运会这样的大型比赛时就停,这样可以逼着球队推出新队员。甲B应该搞南北方比赛,至少应有32个队,分南北区,最后打交叉赛。乙级联赛应有100多个队,丙级应有200多个。只要联赛扩军,所有商机就会全来了。诸如球员薪水太高、裁判吹黑哨等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徐明还表示,中国足协应该引进“案例法则”来清除赏罚不明的弊端。他说:“中国足协在出台赏罚决定时要形成规矩,不能对同样性质的事例,一个罚三场,另一个罚五场。” 在谈到俱乐部建设方面,徐明说,大连实德俱乐部在发展方向方面要追求“五化”:全球化、规模化、制度化、市场化和人才的职业化。他说,中国足球近几年在制度建设上苍白无力,应该召开制度方面的研讨会,把各个俱乐部的优点拿出来,而现在并没有一套成型的制度来约束、管理。 一位甲A俱乐部总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说,伴随着足球的职业化和市场化,与之配套的法规建设却没有跟上,不配套,俱乐部还不能自我造血,自我生存。由于受中国足协分配不均、体制束缚等原因的制约,足球市场萎缩。俱乐部的自主权有限。相反,队员的工资却每年增加,俱乐部不敢砍队员的工资。我减工资,别人不减,这会造成球员转会,人才流失。 这位总经理抱怨说,俱乐部现在很难,打一场比赛需要30万到36万元的成本。其中治安费每场6万元,场租费8万元,检票、验票费用4·2万元,连公交车补贴每场球都要付4万元到6万元。而一场球的最高门票收入也只有10万元左右,一场球下来就要亏20多万元。这就逼着我们球队希望把主场移到外地。另外,现在俱乐部在财务报表和税收上也遇到较大的困难。 董罡说,现在俱乐部职业化程度不高,虽然俱乐部都具备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条件,运作的空间也比较大,但市场影响力不够,因为受到联赛水平、球员能力的制约。鲁能俱乐部主要靠集团投入,每年投入在5000万至5500万元。收入则靠票务、广告、产品经营等,这两年基本做到了收支平衡。我认为俱乐部要想发展,目前仅靠这些还不行,还要涉足其它领域的经营。 申花俱乐部前总经理郁知非则提出了这样的忠告:俱乐部与俱乐部之间,不要老死不相往来,应加强联系,进行协商对话,制订行业规划,组建新的利益共同体。俱乐部与足协也不要互相对抗,要变对抗为和谐,要相互理解。 四川全兴俱乐部前总经理许勇在接受新华社记者杨明、史春东专访时说,中国足协对联赛经营权和冠名权的占有让俱乐部不太服气。俱乐部平均每年只能从足协得到400万元的分成,剩余部分全部归足协。场地广告有50多个,足协留给俱乐部出售的只有15个,而且位置都很差。在电视转播收入上,俱乐部也指望不了什么。国外俱乐部主要依靠电视转播费用分成来维持运营,通常占俱乐部收益的一半以上。靠门票销售对于俱乐部来说是杯水车薪,成都在成为“金牌球市”的赛季,门票收入高达1400万元,但球市不景气的时候就下降到500万元,这个赛季的门票收入会更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