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晓新沈阳报道:如果说过去我们还一直在讨论让球员“走出去”的必要性,那么在中国队打进世界杯后,我们却发现突然之间似乎所有球员都想到国外去转一圈。而十强赛似乎使全世界都注意到了中国球星。但种种疑问表明,这场臆想中的“运动”也许只不过是一串美丽的泡沫。 外冷内热 十强赛能为国脚们带来什么?祁宏说过一句很实在的话,我们在为国争光,也在为自己的前途打算,现在每个人都知道成功会为我们带来什么。几天前祁宏被评为9月份亚洲最佳球员,祁宏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看到了成功给自己带来的东西,与其说是一种荣誉,不如说荣誉背后的身价更有吸引力。 不少感觉敏锐的经纪人都意识到了这个时机。据记者了解,某些经纪人正在筹备运作国脚留洋工作,心急者甚至已经开始实际操作,对于这些经纪人来说,十强赛结束前后将是一段不亚于每年转会旺季的忙碌时期。有人联系球员,有人借业务往来之机亲赴国外物色感兴趣的俱乐部,有经纪人专门从国外请来了高水平的“人才专家”,大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球探”,请他们来现场观看中国队的比赛,然后根据国外俱乐部选人的标准,确定一些具有市场价值或发展潜力的球员。 有经纪人透露,目前国家队中能入球探法眼的大概有五、六名球员,他们分别是孙继海、李铁、李伟峰、祁宏、张玉宁和安琦等人。孙继海几乎是整个经纪人圈子里有口皆碑的“最上镜人物”。两年前,邻近的韩国联赛就曾看中了孙继海和郝海东,现在孙继海的年龄使他人气更旺,从中国队有可能在韩国参加小组赛这一点考虑,韩国人完全有可能事先选定一位“形象大使”。有经纪人表示,现在是个最好时机,要做就要做顶级联赛,乙级联赛那一类没有太大意思,“中国队在十强赛的表现,增加了这方面运作的可行性”。 当然,不少俱乐部也表明了这方面的想法,十强赛给球员带来了重新包装的机会,也给俱乐部带来了重新包装的机会,让本俱乐部的球员走出去,将是重新包装的策划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 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球员、俱乐部和经纪人目标是一致,但相当一部分经纪人又说,现在爆炒的什么意甲、英超俱乐部看中中国球员的消息,却不过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想法。一位经纪人的说法很有代表性,“世界杯出线对中国人来说是件天大的事,大家有种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足球的感觉,可实际上这只是中国人自家的热闹,越南队在老虎杯上表现出色,就算拿了冠军,哪个中国经纪人会跑去看他们的球员?哪家国内俱乐部会打那些球员的主意?”很明显,在他看来,所谓十强赛让众多中国球员身价倍增,根本就是自慰式的幻想。另一位经纪人则颇为冷静,“中国足球习惯了冷热病,要么一片悲观,要么一窝蜂,现在好像我们又开始凑热闹了”。 别打钱的主意 山雨欲来的留洋大潮,其催化剂根本上还是来自想象中的巨大利益导致的幻觉,众多欲想在这里捞一把的,都看好十强赛给中国球员带来“升值效应”。但这很可能仍然是一次错误的判断。 从近几年的“案例”看,为数不多的把眼光投向中国球员的国外俱乐部,其考虑的因素无非是两个,一是中国球员背后巨大市场,二是中国球员低廉的价格,正如经纪人所说,出得去的球员当然要有一定的能力,但那些认为中国球员能力不比别人差多少的人肯定是坐井观天,“同样的价钱绝对不会找中国球员”,这才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可是十强赛的成功却让更多人感觉良好,胃口也更大。 一位经纪人说,现在居然出现了中国球员价值300万英镑的说法,“这完全是瞎胡闹,就算是把头砍下来也不值这么多”。 以韩国联赛为例,他们的经济条件比国内联赛好得多,但是人气极旺的孙继海最多只能开价200万美元,而这个价格还是买断的价格。与此相比,国内的引进市场就离谱得多,因为我们往往是临时租借一名外援一年的价格就达到几十万美元,在经纪人看来,这实际上是国内引进机制中最不成熟的部分。但这种价格却反过来使国内俱乐部难以接受中国球员较低的转会价格,近几年数例因价钱谈不拢而失去留洋机会的事情,不少人认为是俱乐部在“设卡子”,但是这与我们错误的价值判断同样有很深的关系。 当然,不能排除目前各种“狮子大开口”的价格本身就是俱乐部和一些经纪人的炒作手段,确切地说,这就是在提前“炒热市场”。可是不难对这一现象作出清醒的判断,真正有把握或者最后办成的事情都是事先不声不响的,而越是没谱的事情才叫得越响,也正应了那句不太好听的话:不叫的狗才咬人。 应该肯定,中国足球终于看准了这样的价值取向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价值的追求却很容易陷入一种“想当然”的误区,如果把“留洋”变成当年近乎疯狂的“南下打工潮”,可能最终乱了方寸的还是我们自己。 (足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