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断将4-4-2平行站位改为4-1-2-1-2 强调中场球员攻守平衡 中场薄弱一直是中国队整体水平难以有大的提高的一大障碍。但从十强赛前四场看,中国队的中场似乎变了点样,让人看到了些许希望。 米卢在十强赛前始终坚持的是4-4-2(平行站位)的阵型,李明、申思的位置相当固定,他俩更多地集中在边路,很少越雷池半步。在米卢的战术打法中,边路进攻是其一直强调的一环——依靠边路下底传中,中路包抄抢点,争取对对手球门造成威胁。但经过赛前米卢对阵型、人员以及策略上的调整,中国队的中场开始变化了。 吴承瑛、孙继海可以更放心大胆地前插助攻,而不必过分担心自己助攻后后场留下的空当被对手利用,因为李霄鹏、马明宇会及时为自己补位。从这点上说,相比于李明、申思在场上,李霄鹏、马明宇的出现变相地对加强米卢所强调的边路进攻提供了帮助。而由于李霄鹏、马明宇本身具备的防守能力,也使得中国队在两侧边路防守得以加强。 李铁无疑是中国队十强赛开赛以来,在场上表现进步最大的球员之一。实际上,李铁过去最大的弱点在于进攻组织中无谓的传接球失误过多——这常常造成中国队的进攻半途而废,也令中国队的防守暴露出一定的危机。备战十强赛阶段,米卢曾试图将李铁塑造成中国队的中场组织核心,但显然这个“组织核心”不可能是兼顾进攻与防守。 十强赛开赛之后,米卢果断地将以往4-4-2(平行站位)阵型调整为4-1-2-1-2,中场设置前后腰,李铁的位置基本上固定在后腰之上。比赛中,他已经很少再助攻上前至对方门前30米区域,而是牢牢地占据中场中路。进攻中,他的职责更多地体现在过渡传球并向两侧分球。防守中,他在重要的位置上对对方中前场的进攻组织实施逼抢阻截,极大地削弱了对方进攻对中国队后卫线尤其是中路防守的压力,让范志毅、李玮峰两名中卫得以更自如地盯人与保护,这在很大程度上稳固了中国队的后防。而由于李铁的侧重防守,中国队在中后场由范志毅、李玮峰、李铁组成了相对稳定的“正三角形”防守体系,也有利于吴承瑛、孙继海在两个边路的轮番插上助攻时无太大的后顾之忧。 至于中场的另一名球员祁宏的作用,司职前腰的他本身就具有场上位置感强、跑位灵活合理的特长。他相比于以往在4-4-2(平行站位)阵型中司职中卫时,有更多的精力可以投入到前场的突然插上的攻击当中,可以充分体现自己“影子前锋”的特点。 总之,阵型的调整+人员的调整+位置职责的重新确立,使得中国队的中场防守能力首先得以加强,而又由于派上了祁宏、李霄鹏这样的比较善于得分的前卫,中国队中场的攻击能力大大改观了。 文/董路 Memo1 (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