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卢通过及时变阵挽救了处境尴尬的中国队,也挽救了他自己。到底是他自己所说的“3-4-3”,还是外人所说的“3-5-2”,现在显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次变阵激发了国脚们同仇敌忾的精神,其意义绝不亚于一场比赛的胜利。 中印之战的下半时,我们看到了孙继海、邵佳一、符宾等替补队员一齐上前鼓舞将要重新登场的年轻后卫徐云龙的少见场面;我们也看到了所有场上队员如下山猛虎,从第5分钟起就气势如虹地不断轰开印尼队大门,一洗上半场耻辱的痛快场面;我们更看到了杨晨带着疼痛的肩伤舍身冲顶破门并咬牙坚持拼抢的感人场面……可以试想,如果不是0比1落后,不是被逼到悬崖边上,中国队还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地踢着没有血性的足球,人们将更难看到这支球队的希望。 不管以前的训练如何,米卢至少从这次变阵中体现了他善于审时度势的世界级教练的风范。据报载,在中印之战前,队员与米卢彼此存在着信任危机,部分球员在训练中也吊儿郎当,中国球员的劣根性显露无遗。这种缺乏凝聚力的表现令人汗颜。所幸的是米卢及时作出了具有双重意义的变阵决定,遏制了中国队有可能出现的一落千丈的局面,就像将一个即将坠崖的人有力地拉上了平地,重新给了他生存的希望。其对球员的心理刺激显然比一场平庸的胜利大得多。 其实变阵的作用只是相对的,如果中国队用“3-4-3”或是“3-5-2”去打沙特、伊朗队,那么3个人的后防也许会更加弱不禁风。正如米卢所说:“根据场上形势灵活变化是我一直对球员们强调的,这也是任何一名教练都可能干的。”所以中国队不应寄希望于变阵能带来永久的甜头,而是应该通过这次转折性的变阵重拾凝聚力与信心。 中国队在小组赛多数时间里不佳的表现已经令十强赛的对手看低,其实这并不是坏事,很多时候咄咄逼人并不如蓄势待发威力更大。随后的几个月正是中国队找到适合自己的打法并深入演练的时候,现在就是中国队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文/张静伟
(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