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30日电 新华社记者杨青冯瑛冰 北京终于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兴奋、自豪之后,面对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北京市是怎样看待的?在日前召开的北京市2001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记者发现与会的各部门、各区县的负责人正在形成一个共识:奥运机遇不仅青睐北京,它也将属于全国和世界。 因为,虽然奥运会的举办城市是北京,但是从申办的那一刻起,奥运会就成为一件关系全局、牵动长远的国家大事,其影响力早已超出北京市的范畴--是党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正确方针,奠定了申奥成功的坚实基础;是打破了地域、国别限制,充分发挥国内外人力资源的潜力,才使申奥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按国际标准参与竞争,吸收采用国际上通行有效的做法,使申奥效果能打动人心;是与国家体育总局及有关部委的团结协作、有力配合,保证了申奥过程无懈可击。所以说“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没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就不可能取得申奥成功”,北京市认为这绝不是客气话。 而筹办和成功举办奥运会,北京将更加为全国和世界注目。 首先,它将激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举办奥运会需要高质量的信息传播网络,先进的文化和体育设施,清新优美的城市环境,方便快捷的城市交通,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所有这些都是无限商机。针对近些天不少国内外经济机构和专家对奥运经济的分析预测,与会者认为,其实能列入政府计划的投入是有限的,而从中开拓、引导出的机会将是无法估量的,特别是民间资金和外资将大有作为。 其次,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将由于申奥成功而提速。借鉴国内外大城市建设和管理经验,加强城市社会管理与控制能力,提高城市综合服务水平,探索建立新型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就成为北京市迫切的需求。这其中的交流与碰撞、协作与互惠,将在国内国际大范围、多方位展开,所有参与者都将是赢家。 第三,西部大开发将获得助推力。据了解,北京今后3至5年在水资源、电力、天然气等方面会有更大的需求。特别是正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实施的西电东送工程,将有力地解决当地资源的转化和群众生活的脱贫问题。 历史的机遇选择了北京,北京责任重大。因此与会者提出,要将机遇变成现实,北京市应该为全国和世界搭筑一个“奥运平台”,运用市场机制,使各种社会和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地整合发挥。在这个平台上,尤其要处理好政府主导与民间参与、利用市场机制又不过分商业化、促进北京发展又为各省市提供机会等重要关系。具体来说,北京市应该努力为全国和世界创造一个高效优质透明的办事环境、诚实可信保障权益的投资环境、公平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让人放心满意的购物环境,才能不辱使命,兑现承诺。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