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所特有的极高认知度和广泛接受度使得这个四年一度的世界体育盛会不但是运动员的竞技场,同时也成为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企业赞助广告大战的搏弈场。如何奥运广告市场上胜出,将是中国企业要很好思考的课题。 摸清奥运广告的路数 奥运广告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影响使得各国企业将打奥运牌视作体育营销的上上策。与多年参加赞助奥运角逐的跨国大型企业相比,中国的企业显然还稍嫌稚嫩。因此,中国企业摸清奥运广告的路数与游戏规则显得至关重要。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中国企业还不具有进入TOP计划的实力。此类赞助商最低的门槛四千万美元,几乎相当于中国最大的体育用品公司李宁公司年营业额的四分之一强。 与TOP赞助相比,赞助中国奥委会应该是比较现实的选择。二000年中国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公布的赞助规则里,规定最高级别赞助商“合作伙伴”的底线是五百万人民币。 第三类赞助商(北京奥组委指定的当届奥运会赞助商)的身价虽然还是未知数,但中国企业毕竟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涉足奥运广告市场应扬长避短 虽然以赞助的形式做奥运广告能够独享许多排他性的专有权益,但对于中国更多的企业来说,赞助并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 一方面,中国的财务制度并不把赞助列入广告和促销的成本之中,赞助费只能从企业赢利或职工福利中抽取,这种不记入税前成本的支出是许多企业所无法接受的。 另一方面,由于赞助商有名额的限制,赞助金额一直一路飞涨,即使企业出得起这笔钱,如果没有体育整体营销的运作经验,也很可能得不偿失。 此外,一些非健康性和非大众性的产品,如烟草、药品可能就根本不在奥运标志特许的范围之列。针对这种情势,中国本土企业在不侵害赞助商专属权的前提下扬长避短、灵活出击将非常重要。 广告公司如何抢食奥运广告利润 奥运题材的火爆不仅给企业的广告介入创造了条件,同样,北京大大小小成千上万的广告公司也一并盼来了行业的“黄金时代”。一位本土广告界业内人士预测,到二00八年,中国广告行业年营业额将突破一千亿元人民币。 一家本土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在接受采访时说,与外资广告公司相比,本土广告公司在奥运这类大型国际赛事中缺乏营销经验。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本土广告公司必须向外资广告公司取经。同时,应该积极同有意向性的客户进行接触,因为对一些想要融入国际市场的国内企业来说,奥运是一次绝好机会,而这些客户也将是本土广告公司很大的一笔客源。 这位创意总监强调,本土广告公司只有在正确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的前提下,积极主动的寻找最佳的切入时机,才能在奥运广告大战中搏弈胜出。(于晶波) (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