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卢入主国家队已一年有余,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调教,目前国家队的战术打法应该已经成型。事实上在离十强赛还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只能寄希望于国脚们已经完全领会了战术意图。 从小组赛到“四国赛”,再联系到一直以来米卢在训练中强调的内容,可以发现米卢在进攻中主要依靠的两个杀手锏—整体进攻和定位球战术。 国足推崇整体进攻 在米卢的战术思想中,中前场的整体控制打法是他一直希望国家队所掌握的。所谓整体控制,实际上是接近于法国队的一种战术,通过中前场球员频繁地倒脚、控球,寻找对方后防线上的漏洞,以边路的下底或者中路的直传穿透防线的弱点取得进攻机会。最典型的一个战例就是法国队夺得欧洲杯的那个金球,就是边中配合之后取得的进攻机会。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米卢这种战术应该是比较先进的,如果发挥得好,能让后防减少很多压力,同时也使进攻得的效率得到提高。国家队在比赛中执行得最好的一场是在“四国赛”中的上半场,国家队虽然最终输掉了比赛,但就那个半场来说,战术是成功的。 中国足球从传统上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快速,当年苏永舜时代的国家队正是以两条快速的边路让亚洲诸雄闻风丧胆。但米卢的战术很显然使中国队失去了以往快速的战术特点。整体控制下的进攻是一种层层推进式的打法,讲究的就是耐心和稳健。 在目前的国家队里郝海东和杨晨都是速度很快的前锋,在米卢的战术里他们的作用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 另一方面,就目前国家队人脚的技术水平而言,能否很成功地执行米卢的思想还是一个疑问。因为在米卢战术里,需要人员有很高的传接球水平和良好的跑位意识,而这些似乎正是中国球员欠缺。 国家队苦练定位球 从前天开始,国家队就一直在练定位球战术,从角球到两个边路的任意球,都成为了国家队一而再再而三反复练习的内容。可以看得出来,米卢把定位球当作十强赛中一个重要的得分手段。 中国队在定位球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其中最大的方面就是球员的身高。在小组赛时,国家队一度成为了这会头球破门的“头球队”。而在队中也的确有像宿茂臻、张恩华、谢晖等的头球高手。在这方面无疑将成为对付西亚人的利器。 但是中国队的定位球战术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战术过于单一,球员不懂得根据场上局面的变化改变罚球的落点。最明显的例子是在小组赛中,中国队对印尼队的比赛,对手拥有亚洲最佳门将之一的亨德罗,此君为了减少中国球员身高的优势,有意识地在接角球的时候提前出击,将球的第一落点控制。对于这种情况,发角球的申思和李小鹏视而不见,仍然固执地将球发向小禁区前沿的中央地带,导致中国队无数个角球被亨德罗没收。对于国脚来说,改变角球落点的脚法应该没有问题,所以问题就出在球员的脑袋上,没有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改变。 在大赛临近的时候,还期望球队在技战术上有什么大的突破已经是没有可能了。唯一可以希望的是米卢可以根据对手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战术,同时国脚们能忠实地贯彻米卢的意图,只有这样中国队才能对不同对手的比赛中取得优势。特派记者唐元鹏(本报沈阳专电) (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