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瞩目的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前天打响,与中国队同组的四个对手相继亮相。那么,谁才是中国队冲出亚洲的“拦路虎”呢? 赢得开门红的阿联酋无论是整体配合还是个人能力都无愧于“种子队”的称号;而乌兹别克斯坦的惨败,很大程度是受阿布扎比炎热的天气所累;年轻的阿曼则以娴熟的脚下功夫让人吃惊不小;卡塔尔虽然主场不胜,但其硬朗的作风、简练的配合、多样的进攻手段、雄厚的“板凳”优势,显示出其强大的后劲。 以中国队的实力来衡量,这四队中没有一队是赢不了的,但也没有一队是可以轻易拿下的。相对而言,除阿曼稍弱外,其余三队与中国队不相上下,其中以卡塔尔威胁最大,实为中国队的头号“拦路虎”。 阿联酋:配合最佳 阿乌之战,阿联酋传球257次,成功238次,成功率超过90%,其整体配合的确是四队中最好的。 7号奥马尔能突善射、速度惊人,是该队锋线的尖刀;右前卫15号马苏德活动范围大、脚法好,不仅是进攻主要策划者,而且包办了本队的“死球”;前腰20号哈布里则是阿联酋左路进攻的“隐形杀手”。 阿联酋从中路渗透攻入对方30米处竟达22次,说明这是其主要的进攻手段。其中路的多次远射也颇有质量,威胁很大。然而,这与乌兹别克斯坦不在中场贴身逼抢、任其传切配合有关。由于乌兹别克的前锋犹如梦游,所以阿联酋的后防未受考验,其坚固程度如何还未可知。 乌兹别克:绝非“鱼腩” 论球员名气,乌队是公认最大的。队中有13人效力于欧洲的高水平联赛,前锋16号沙斯杰克就有“舍甫琴科接班人”的美誉。然而,海湾的酷热使这帮人像得了瘟疫似的,跑不动、防不住,中场形同虚设,使对手如入无人之境。 不过,在乌兹别克球员偶尔的灵光一闪时,其不俗的个人能力仍能体现,像22号西尔绍夫突施冷箭的入球,守门员1号博利亚科夫精彩的扑救等。可以预言,该队绝非“鱼腩”,其打法与中国队相似,实力也不逊于我队。 阿曼:软肋在边 阿曼球员的个人技术娴熟,该队前卫7号马吉迪脚法出众,包办了所有“死球”。然而前锋能力不强,突击能力较差,影响了全队的攻击力。 两名边后卫6号法利德和3号瓦利德的回防意识较差,速度也较慢,导致阿队两侧的防守较弱。这显然是中国队应该利用的“软肋”。 卡塔尔:最难对付 卡塔尔重视对中场的控制,传接球的失误率较低。虽然他们与阿联酋的打法相似,但拼抢更凶狠,作风更硬朗。卡队惯于中场过渡后分边进攻,进攻点多且灵活。 前锋9号恩纳济无疑是卡塔尔锋线的头号人物,不仅头球了得,脚下功夫也十分厉害。开场不久,一脚大力抽射就击中门梁,显示了实力。后腰28号哈里发视野很开阔,传球准确及时,是该队中场的指挥官,全队的定位球和角球全由他主罚。中卫15号穆罕默德是后防核心,他位置感好,预见性强。以上三人构成卡塔尔的中轴线,是全队的脊梁。 卡塔尔的左、右边前卫的助攻能力都很突出。卡阿之战上半时,他们的进攻主要是由左前卫6号纳依米发起;下半时又改打另一侧,由17号塔塔米与14号右后卫布加陆夫配合,频频助攻至前场。这种能针对对手情况改变主攻方向的能力,反映出卡塔尔很强的整体实力。 另外,卡塔尔队替补球员的能力与主力不相上下,说明该队“板凳”深厚。卡塔尔的得分过分依赖恩纳济发挥,是该队的弱点;定位球和角球威胁不大则是另一缺陷。 虽然卡塔尔首战不如阿联酋抢眼,但这只能说明他们进入状态较慢,并非实力不如后者。况且过早出状态也未必是好事,不仅树大招风,而且可能在赛程关键的后半程步入低谷。看来,颇具潜力却不显山露水的卡塔尔对中国队的威胁更在阿联酋之上,是中国队在本届十强赛上的头号“拦路虎”。本报记者 徐扬扬 实习生 王会 (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