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籍的两届奥运会冠军,杨凌加入奥运会申办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参加申奥,意义尤为特殊。凯旋归来后,杨凌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兴奋和骄傲,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仅仅调整了两天,便回到国家射击队西郊训练基地,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全封闭训练中。他说:“作为一名运动员,我们的责任就是刻苦训练,为国争取更多的荣誉,这也是我们对北京申奥成功最大的支持。” ■两句话准备了两星期 记者:你在陈述过程中作为中国运动员的代表用英语发表了讲话,英语是你的强项吗? 杨凌:我是6月中旬得知让我去莫斯科参加申奥的,当时我正在国家队中训练。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要讲话,直到走之前两个星期,我才知道要在中国代表团陈述过程中用英语说几句。现学英语肯定是来不及了,我就找来一本《新概念英语》强化一下感觉。因为原来我也断断续续地学过一些英文,再加上以往的积累,多少有点基础。 记者:你讲的那几句话是如何确定的?你都做了哪些准备? 杨凌:我在陈述过程中说:“我们都热爱奥林匹克运动,希望在北京见到你们!谢谢!”别看只有短短的两句话,但确定下来确实是经过反复推敲的,可以说是直到陈述前一天才最后确定下来。因为作为一名运动员,要把欢迎全世界的运动员到北京来相聚的意思表达出来,既要简洁明快,又要轻松随意,还要是自己的肺腑之言,所以说什么、用什么语调和表情都要细致地准备和推敲。 记者:上台前你紧张吗? 杨凌:真到了那时候就不紧张了,因为我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了,要讲的话都烂熟于心。真正紧张的是等待宣布获胜者的那一刻。因为我们一直热切盼望着“北京”这个词从萨马兰奇的口中说出来,所以在他拿到投票结果就要宣布的那一刻,我们的心跳都明显加快,说实话当时比我参加奥运会决赛还要紧张。而当他真的说出“北京”这个词时,我们都以最快的反应蹦起来举起双臂欢呼。现在我真说不清楚当时做了哪些动作,只是一种狂喜。按说射击运动员应该很稳,但当时我和周围中国代表团所有的人一样,都将积蓄已久的感情喷发了出来。 ■北京的胜利是其他比赛无法比拟的 记者:你曾参加了两届奥运会,并且参加过很多次世界大赛,而这次你以特殊的身份参与了一次特殊的活动,二者比较你有何不同的感触? 杨凌:我觉得这次也是一场大赛,但与以往我参加过的所有比赛不同的是,这次申奥只有金牌,因此这次我们获得的金牌的分量是最重的。同时我感觉这次比赛更强调的是整体,是一个国家方方面面实力的综合性竞争,中国能从中脱颖而出获得最后的胜利,其意义是任何一次比赛都无法比拟的。 记者:作为申奥代表团的一员,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杨凌:我亲眼目睹了陈述组所做的大量的极为细致的准备工作,我感触最深的是每个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尽了最大的努力。到了莫斯科后,陈述组的成员每天都要工作到夜里四五点钟,晚上12点以后才抽点时间去吃饭。我曾跟他们出去吃了一次,在深夜里大家都开玩笑说回去后肯定都减肥了。我有幸在前线与他们战斗在一起,深深体会到了这次申奥成功是中国从上到下整体的胜利,它证明了中国的强大,也预示着中国体育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记者:参与这次申奥对你的人生将会有怎样的影响? 杨凌:这是我今年经历的第二次重大事件,第一次是从李岚清副总理手中接过了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火炬。这两件事都是我人生中的重要经历,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也有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就是通过刻苦训练,以最好的成绩来报答祖国。 ■希望打到2008年 记者: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时,你已经36岁了,射击运动员在年龄上有他的特殊性,你是否会坚持到那个时候继续为国争光? 杨凌:我当然渴望在自己的国土上,又是在自己的家乡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取最高荣誉。就我个人而言,我现在不敢保证7年后我的水平和状态仍是最好的,虽然到时我的经验肯定是丰富的,但体力和精力等方面都很可能不在巅峰状态。我肯定听从国家的安排,因为我的成绩都是祖国培养的,参加奥运会或国际比赛完全应服从国家的需要。 从悉尼归来之后,我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便重新投入到了训练中。我始终坚持着没有放弃,因为我心中有一个目标,就是继续打下去,参加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参加2008年在自己的家乡举办的奥运会,为此我将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文/本报记者王咏 (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