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唐尧东、李华筠……一连串闪光球星的背后,还有一个人不该被遗忘———倪继德。现在担任沈阳金德足球学校的总教练的倪继德当年培养出了众多足球人才,1983年在墨西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他和高丰文一起带领中青队使中国足球第一次走出亚洲。在中青队征战阿根廷之时,倪继德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感慨过去说中青倪继德感慨最多的就是现在的中青队的备战条件:“当时条件是我们的青年队只是到阿根廷集训两个月,参加了尼赫鲁金杯赛,其它队员参加了一些国内联赛,这对19岁的球员来说比赛太少了。现在的条件好多了,沈祥福带队比赛打的就比我们那时好多了。”比赛不够直接导致了队伍的经验不足,“小组赛对阵捷克队,我们先打入一球。1比0领先后队员却紧张了,想保住球,结果被对手扳平。平局后我们的队员冷静下来,不过当我们以2:1领先后,队员老毛病又犯了,失误增多,捷克队很快又将比分扳平,临近终场,对方靠一个角球得分,我们非常可惜地输了。赛后我问队员,为什么跑不起来。队员告诉我,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就想快点比完赛,心理紧张。”倪继德遗憾地讲述着过去的事情:“当时那届青年队是1963年出生的球员中最优秀的,也是中国第一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球队。当时,他们的意识、身体是最好的。傅玉斌、贾秀权、朱波、麦超、柳海光,这些球员后来都成为中国足球的顶梁柱,其实我们有冲进前八名的机会。问题出在经验不足、心理紧张,这是我们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比赛少,从这点看,沈祥福率领的这届国青队比前几届队伍条件都好,我也看了这届国青队的比赛,希望他们坚持目前的这种打法,形成自己的风格,取得好成绩。” 吸取李华筠教训 1983年的中青队,李华筠脱颖而出,在墨西哥世青赛上大出风头,被评为“六大希望之星”之一,和范·巴斯滕齐名。不过,这个倪继德从小培养起来的天才少年,却昙花一现,成为方仲永式的人物。倪继德说:“这与国内足球氛围不好有关。国内足球联赛水平低,巴斯滕参加的是国际一流的比赛,他的技术意识、水平全一天天提高。相反,李华筠在低水平环境中,他学不到更好的技术,所以,高水平联赛才能产生出高水平的球星。”不过在中国足球目前的条件下,对于青少年的培养还不可能采取留学的方式,因此,中国足球究竟走什么道路便成为关键的,而且是尚需迅速解决但现在还没有作出正确抉择的问题。这方面,倪继德一直没有停止自己的探索。倪继德认为,通过联合会杯日本队的表现,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南美技术型的道路。“中国足球腾飞不起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哪条路更适合我们中国去走?我认为中国无论在经济方面,人种和身体素质方面,速度和灵活性方面,都是非常接近南美的。”倪继德说:“在这里我还说明一点,不是说我们要走南美的技术型道路,就完全照搬人家的一套,或是单纯、片面追求技术。任何一位足球教练员在理论上都明白:构成足球运动的作风(心理素质)、技术、战术、身体,是有机的不能割裂的四大要素。走南美的技术型道路,是在训练中提高队员个人技术和意识,把这两点摆在欲望很强的位置上去追求。在训练队员提高个人技术的同时,以足球意识(包括足球理论讲授)为先导,动作为战术所用,把提高身体素质与意识、技术和战术的训练糅和在一起,反复、全面、多样化地进行。学南美的足球意识和技术,结合我们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快和灵的特点,走出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足球之路——高超的个人技术和整体合作的快和活。”倪继德正在用他的理论指导实践,他把精力都放在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上,他已经系统写出一本30多万字关于这方面的的教材。倪继德平时每周至少给学校的年轻教练上一次课,训练场边也少不了他的身影。 国家队不谈也罢记者和倪继德的话题从中青队慢慢转移到国家队的身上,问到如何看目前的中国国家队,倪继德说,国家队不谈也罢,作为同行,他不好评价米卢。但倪继德还是这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上届世界杯平均一次攻防转化或达到射门需45秒。而欧锦赛一次攻防转换仅需42秒。相反中国队在小组赛中,一次攻防转换甚至射门需50秒。长传准确性不高,这样就难赢球。中国足球队这次机会难得,衷心祝愿他们能圆中国人的世界杯之梦。”倪继德最后说:“中青队的比赛我看了感觉很舒服,希望中国队也能让搞了一辈子足球的人舒畅一回。” (搜狐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