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举国瞩目的十强赛即将拉开战幕,在全国球迷再次热盼国足改写历史的时刻,本报采访了辽沈足坛众多的专家名宿,以其令人警醒的真知灼见为整装待发的国足将士把脉问诊,为十强赛国足的成功寻觅一条可资借鉴的“万全之策”。 老总说国足心态失衡是枷锁 程鹏辉(辽足俱乐部总经理):现在的外界环境对国家队的备战不太有利,调子定得太高给人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我们不要人为制造一种虚拟目标,让十强赛担负着十几亿人的梦想,不要因为前几届世界杯外围赛的连续失利就将国足逼上只准言胜的险路上去。我极其不赞同一些人预先为国足计算出线分数的做法,临场比赛千变万化,一厢情愿地去计算这些没有多少实际价值的东西又有什么用处?这只能说明我们临战心理的轻敌麻痹!4年前,金州首场对伊朗2∶4惜败,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媒介基调非常悲观,可是后来却发现,其实直到最后关头,中国队都有出线机会,是什么因素导致我们在心理上的提前放弃呢?其次,我觉得大敌当前,方方面面都应以大局为重,应该为国足将士尽量营造宽松的舆论环境,不是不要批评,但应以鼓励为主。辽宁队的张玉宁、李铁此次入选国家队,我希望他们轻装上阵,为国争光,俱乐部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以便让他们在毫无后顾之忧的状态下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来。 王德忠:(金德俱乐部副总经理):我认为,国足能否如愿出线关键是作风问题。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们这一边,如果国足能摆正心态,团结拼搏,向最坏处打算往最好处努力,本次十强赛中国队出线就大有希望。 目前有关米卢与中国球员不睦的说法很多,这说明国足教练组内部急需加强沟通理解,只有化解矛盾达成共识,才能劲往一处使。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国足十强赛的未来里程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危急关头,应该有人敢于挑大梁,勇于承担责任,不要互相推委。团结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对国足此次冲击世界杯将产生危害性的影响。 名帅品米卢当务之急树权威 李应发(前辽足主教练):对十强赛国足的分组,我的看法是,中国历来不怕西亚队,他们的速度、拼抢能力赶不上我们,技术又无法同南美球员相提并论,对付西亚队国足还是有一定的办法的。但是,中国球员怕紧逼,所以,像乌兹别克斯坦这样崇尚欧洲力量型打法的球队倒很可能成为中国队最强劲的敌人。对米卢的用人和阵型布置我非常赞同,米卢能用郝海东、李明等老将,也敢于启用安琦、曲波等新秀,孙继海现在也如愿归队了,对很多事,米卢其实早就心中有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大赛关头,必须树立米卢的绝对权威,越是困难越要鼓励,不要给国足施加多余的压力。 杨玉敏(前辽足主教练):我认为米卢与中国球员对足球理念的理解有差别,米卢强调用灵感,用意识踢球,但中国球员却习惯于机械被动地让别人手把手教,这种矛盾现在已积压很久了,十强赛一旦出现波动,矛盾很容易突然爆发。其实,米卢对足球的理解比我们深刻得多,他要求球员根据场上的变化随机应变地独立解决问题,而不是拘泥于什么固定的阵型编排,欧洲的知名教练都是这么要求的,但这对在中国足球体制下成长起来的球员来说,就有种无所适从的不良感觉。因此,我总预感本届十强赛中国队将凶多吉少,不知道米卢丰富的临场应变经验能否帮助国足渡过难关?米卢说,赢球至高无上,这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以国足此次冲击世界杯,不要又要好看又要战绩,只要结果好就能说明一切了。 老国脚评现国脚“鲜花”配“绿叶”才完美 马林(前国家队主力前锋):入选国家队的成名球员很多,但既然融入一个统一的集体中,就要在发挥自身特点的前提下,学会与队友合作互补,有人做“鲜花”,有人就要做“绿叶”,缺一不可。比方说现在国足的锋线人选,郝海东意识出众,把握机会能力好,但体能欠佳;宿茂臻头球出色,张玉宁门前处理球冷静,但都有一些不足之处,都不够全面,在此前提下,大家就应该取长补短,加强配合。 米卢目前为国足设计的阵型基本为“442”,高丰文时代的阵型也是“442”,但我认为这两者之间已有很大的差别。我们那时候对足球的理解不如现在深刻,球员的个人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偏重防守反击,打法趋于保守。其实打什么阵型并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要看怎样根据队员的实际能力进行编排组合。无论怎样,对米卢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将自己选定的18名球员的能量都充分激发出来,并且演练出几套成型的技战术打法,以便胸中有数,做到防患于未然。 董礼强(前国家队主力后卫):国足在四国赛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因为邀请赛毕竟不是正规大赛,米卢肯定有所保留。对目前国足的后卫线,我的看法是,一定要加强彼此间的补位协防,在封堵对方前锋时,既要看球更要看人。全场比赛注意力一定要集中,越是到比赛临近结束的时候越要小心谨慎,不是不可以犯错误,但千万不要在最关键的时刻犯最低级的错误,这对全队自信心的打击是致命的。按我的经验,大家应该在赛场上多呼喊,提醒队友,不要各自为战,互通有无是非常必要的。(张松) (辽沈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