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中国甲A引进东南亚外援,那可真有点让人觉得是在开玩笑。就像一个小品,扮成风烛残年的宋丹丹用颤抖的声音说:“我孙子出国留学去了,还要定居呢!”有人非常羡慕地问:“哪儿啊?”宋丹丹骄傲地说:“柬埔寨金边。”这当然引起哄堂大笑,而引进越南外援也许就是这种效果。 重庆力帆三杆洋枪曾在2000年被誉为是最成功的引进,但2001年始终找不着北,成绩大幅度跌落。就在力帆号称引进足球强国的射手、强力前锋一一落空后,力帆老板尹明善亲赴越南与该俱乐部举行了正式签约仪式,越南国脚黎玄德确定在26日前后来力帆报到。 越南足球水平如何,我们不必多加评论,中越交过手,大家心知肚明,还可以佐证的是,三名力帆小将在越南代表胡志明公安队在越南联赛和杯赛里表现得十分出色,三名赴越队员中实力最强者赵爽不仅经常入选越南联赛的最佳阵容,而且还获得了5月份东南亚最佳自由人称号,另外两人也不时成为各自位置的联赛最佳。越南足球水平由此更可以衡量出来。 有人说,力帆本来成绩下降得厉害,用越南外援岂不雪上加霜,难道精明过人的老板尹明善在犯傻?其实这一招不仅不傻,而且简直是大手笔。 2001年甲A联赛因没有走向深渊的绝境,已使一些在经济上拮据的球队趁机来口大喘气,甚至干脆大撒把。他们可以不花高价钱去请好外援,也可以放弃那些索要优惠条件的内援,这样的俱乐部未必愚蠢,甚至是拙中藏巧。 2000年甲A第4名和足协杯冠军重庆力帆队大概将是今年下降幅度最大的球队(当然还有沈阳金德),他们不仅难以维持第四,甚至可以预计连第二集团也难以染指。当2000年足协冠军杯落在山城时,那百万民众欢呼的盛况成为急剧衰落的前奏,那灿烂的光芒仿佛成了一屡返照的回光。从这一天起重庆的私企力帆便投身足球,就走上了难以同国企抗衡之路,这是先天的不平等竞争。 力帆尽管是个业绩斐然的民营企业,但纵向比较,它无法同被誉为“钱喂”的寰岛相比,寰岛当年甩钱的气度很快换来从乙级到甲A的三级跳,并用给高峰等球员两倍的高薪搅得转会市场大乱,力帆肯定没有这般大方。横向相比,力帆怎能同红塔、鲁能这些国企中的庞然大物相比?当鲁能为卡西、谢尔盖等外援投入高价而心安理得时,当戚务生为已经签约的号称智利马拉多纳的穆斯里发出“50万美元,值!”的赞叹时,力帆还在为如何使外援价廉物美而绞尽脑汁。 力帆的难处与“小气”在于,国企再大手大脚,花的不是自己的钱,而私企再有宏图大志,也不能不精打细算。正是钱的问题,使马克这位重庆足球的半壁江山宁愿离开力帆屈尊甲B,使比坎尼奇投奔重庆足球的宿敌四川全兴,使米伦被国安截获(不过米伦的表现如今让力帆感到庆幸);还是钱使力帆与重庆足球的大功臣李章洙产生分歧和误会,甚至要以身家性命担保自己的清廉;同样是扯不清的钱让管理上独树一帜的程鹏辉远走高飞。联赛开始以来,重庆的球迷和媒体都眼见力帆从前四掉到中下游,认定力帆说大话、出小钱,也就是认定力帆这家私企没多大蹦头,哪怕俱乐部一说要引进好的外援,都会惹来一片嘲笑:“又是放大炮!”看来私企搞足球真是难,一掷千金难,锱铢必较也难。松日的潘苏通和红桃K的周建国这些私企老板都玩儿不长,一个从“谢天谢地谢人”到“树倒狐狲散”,另一个从要“重振武汉足球”到“痛说赔本家史”。力帆也可能要步他们的后尘。我们与其埋怨私企太抠门儿,不如说国企老板太奢侈。 不过力帆明显棋高一着,既然中国足球玩儿得不正经,那就也不必正经地利用一下中国足球。力帆给中国足球投入个几千万,要让广告效应达到几个亿。同样,引进一个越南外援,就等于在越南为力帆的摩托车作了一个特大型广告。越南对摩托车需求量很大,越南人又喜欢看足球,力帆用黎玄德做中介,力帆实在太聪明了。今后企业就该像力帆,不仅向足球职业联赛奉献,也一定要向职业联赛索取,私企老板在这方面更有先天的优势。 中国足球多些私企,才能使中国足球经济体现出多元化。不要嘲笑力帆,私企老板毕竟是靠自己在你死我活的商战中拼杀出来的,那比上司任命更需要真本事。他们的智商与生存能力绝对不凡,利用足协给大家的生死不攸关的联赛,用最低的价格做一个最成功的广告,那难道不是大智若愚? (搜狐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