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赛的锻炼、米卢的神奇,这些曾经被作为十强赛成功经验的因素在世界杯后立刻遭到了质疑,中国足坛再一次领教了“成王败寇”的原理。 客观而言,中国足球职业化几年来的进步有目共睹,把这些成功之处一笔抹杀显然并不公平。但在世界足坛的大环境中,这些进步还远远不够。从联赛体制到俱乐部建设,从教练培养到青少年足球教育,中国足球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反思,正是为了更好地进步。 职业联赛是根本 欧美足球强国的经验告诉我们,高水平联赛是足球发展的必经之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像本届世界杯中,两支东道主球队在本届杯赛上的表现令人耳目一新,这与他们成功的职业联赛密不可分。 在亚洲范围内,日本联赛无疑是最成功的,马来西亚联赛、韩国联赛以及中国联赛均在很大程度上对其进行了效仿。 日本联赛1993年5月开幕,由日本职业足球联盟负责。联盟规定,各参赛俱乐部必须有独立法人资格。开赛伊始,联盟即对联赛进行了整体包装,除了联赛徽标、主题歌外,还推出了联赛饮料、联赛快餐等特色服务,每支参赛队也有各自的吉祥物、队徽、队旗以及队歌。在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后,球迷逐渐形成“看球=时尚”的观念,自然对球队的经营大有裨益。 J联赛创收由日本职业足球联盟全权负责并向各队发配。为提高比赛水平,各队不惜重金,请来以莱因克尔和济科领衔的世界级外援助阵,先后共达数百人之众。这些高水平外援虽然大多已过了巅峰状态,但无论个人能力还是号召力均比本土球员高出许多,为日本联赛营造了不小的声势,同时也使日本联赛更具观赏性。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推出联赛时对其功能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他们认为,世界杯只是足球职业化的目的之一,普及足球并且开拓足球市场才是根本目标。日本足协规定,每个职业俱乐部必须有自己的“主城”。除进行主场比赛外,俱乐部还要在“主城”与政府及居民保持密切联系,如进行友谊赛、开办足球学校等。事实证明,这一措施不仅对球队票房大有好处,而且为足球普及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韩国是亚洲最早建立联赛制度的国家之一。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韩国国内已经有了包括企业队、大学生队以及高中生队在内的各级联赛。1983年,韩国效仿德国联赛推出“韩国超级联赛”,但各俱乐部经济未完全独立,几乎全靠后台公司“输血”。1994年前,超级联赛只有7支球队参加,这种情况直到职业联赛出台后才有所改观。 在对日本联赛进行考察后,韩国喊出“俱乐部独立法人化”的口号,并于1994年成立了职业足球联盟。职业联盟成立不久,便大幅提高了联赛的电视转播费,从而使各队财政危机大为缓和。 为鼓励新俱乐部加入职业联赛,联盟决定,新俱乐部在成立当年可从应届毕业的大学生、高中生以及已有的职业队中挑选队员。此外,参照日本“主城”的做法,韩国职业队以“地名+吉祥物名”的形式重新命名,以尽可能增加对球迷的亲和力。 事实上,我们未来的“中超联赛”,也的确对先进联赛有所借鉴—— 中超联赛的美妙前景 已经进行了8个年头的职业联赛其实并不“职业”,而有点像是韩国此前的“企业联赛”。因此,为将联赛进一步推向市场,改制已迫在眉睫。筹备中的中超联赛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据中国足协中超办公室主任郎效农介绍,中超联赛要向国际上规范的联赛看齐,这个规范就是俱乐部年经营收入需达到3000万元,净资产达到5000万元,各俱乐部有完善的梯队建设、自己的训练基地、自身符合要求的主赛场。如果拿这些标准和J联赛做一对照,不难发现很多相似之处。 郎效农归纳中超标准时着重提及以下三点,首先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法人治理;其次便是梯队健全,赛场先进;最后是经营良好、财务规范、审计合格。郎效农指出,中超联赛并不仅仅是换个名字,而是涉及许多方面,如体制、运转方式、市场发展、文化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等等。 当然,上述是中超联赛的“硬件”,而“软件”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 “教练不能只会踢球!” 毋庸讳言,中国的教练员水平是较为低下的。在去年11月北京国安俱乐部进行的青少年球队教练员的会议上,前国安俱乐部总经理杨祖武表示:“现在青少年球队的教练员水平没有跟上,往往是教练员限制了球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中国足球界教练大多是退役的足球运动员,这些球员虽然在技术上的问题不大,但他们的战术意识却远远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虽然有一些球员是经过了培训后成为教练,但这大多是走形式。中国足协联赛部主任杨一民表示:“这样的事情以后不能再发生了,以后绝不能让刚退役下来的运动员直接成为教练,这是不允许的。”对此,中国足协已经做出了措施,并准备在以后加大控制力度。据悉,足协现在已经在实施等级教练培训,教练上岗方面要严格控制,只有取得“上岗证”才可以去担任教练员的工作。 杨一民表示:“教练不仅仅是会踢球就可以,一个教练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他想要上岗也必须经过培训。除了业务上的培训外,在为人处事、道德品质方面也要过关,毕竟,要想踢好球就要先育人。” 教练员水平低制约着足球发展,而裁判员的水平低下也制约着联赛赛事的精彩程度—— 消除对裁判的“不信任危机”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裁判员的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左右着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面对中国裁判较低的整体水平,我们目前似乎并无良策。 当然,裁判是个“世界性的问题”。虽然早在1990年,布拉特就提出“裁判职业化”的概念。但即使在刚刚进行的韩日世界杯上,裁判仍然经常成为关注的焦点。如何保证裁判公正执法,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这方面,职业联赛体系最为完备的欧洲为我们提供着最好的范例。像意大利规定,只有足球圈外的人才可以报考足球裁判,这一规定在一开始便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裁判的“纯洁”。裁判在执法比赛时,差旅费和住宿费均由足协负责,和俱乐部不发生任何关系。 意大利足球裁判由意大利足球联合会下属的裁判协会统一领导。裁判协会下设裁判委员会、调查办公室和联邦检察院,其中裁判委员会由退役裁判组成,负责指派裁判。另两个部门则专门对裁判考核以及其执法情况进行监督。值得一提的是,两个监督部门全部由律师等专业人士组成,并且无一是足球圈人士。此外,一些权威媒体在联赛日派记者前往各赛场进行报道,并对裁判表现进行打分。这些打分在评价裁判工作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名裁判屡屡被评低分,很可能会在新赛季被降级使用,改而执法次一级的比赛。 前些时候中国足坛“打假扫黑”时,央视曾对意大利著名裁判科利纳做过专访。专访的内容很多,但关键的只有两点:一是科利纳称从来没遇到过俱乐部接待裁判的问题;二是科利纳对意甲为什么没有“黑哨”的解释。他说,我们不是发生了事情再去想办法解决,而是要想办法保证问题不发生。 除了理顺诸如裁判等各方面的关系,我们必须认识到,作为足球的未来,青少年的培养至关重要—— 青少年培养是关键 应该说,对这一问题,中国足协早有深刻认识,并采取了诸多措施狠抓青少年培养。中国足协联赛部主任杨一民认为,对于青少年训练首先应该把好年龄关,不能因为追求成绩而搞虚假年龄。 杨一民表示,在保证年龄的情况下,应该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来训练,“英国有一套完整的青少年训练大纲,从7岁一直到16岁。荷兰也有一个,他们是从6岁到17岁。他们把青少年训练按照年龄来区分,一年一个计划。我们自己虽然没有比较好的青少年训练大纲,但完全可以参照国外先进的训练大纲来训练。” 杨一民认为,青少年训练最关键的就是打好基础,不能让他们背上拿成绩的包袱。“青少年训练主要是让他们掌握足球比赛中最基本的技术,因为,一旦过了这个年龄,再想改进技术就很困难了。在职业比赛中,青少年球员应该学会不断地抛弃自己掌握的技术中没有用的,然后,他们就需要适应球队的整体战术要求。所以说,青少年训练,应该以技术为主,很多战术打法要等到他们将来进入成年队后再更好地学习。” 目前,中国足协已经开始了对青少年足球的“重点整治”。技术部主任李晓光表示,中国足协就是打算用世界上对青少年培养最有心得的教练主持中国的训练营工作。不仅对小球员们进行系统的培养,还将同时对教练进行培养。中国足协打算通过长时间的努力,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夯实基础。 晨报记者闫文亮黄屹实习生周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