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贾岩峰阿布扎比报道 “请问那位广州的女孩现在怎么样了?上学了吗?学习怎么样?”这是前几天李明看见记者的第一句话。一身休闲打扮的李明,当时劈头把自己问愣了。“哪个广州女孩?”“就是上次因为我结婚……”喜来登大堂犹如冰窖般的空调还是没能抑制李明的脸红,他没继续说下去,“啊,我想起来了,我也好久没联系她了,回头帮你问问。”记者一边回答一边想,“怪不得女孩都那么喜欢李明,相信那个曾经自杀的吕小妹知道这个之后就再也不会做傻事了……”
“重新回到国家队之后,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尽管队友换了一拨又一拨,很庆幸的自己还属于这个集体。看着一个个年龄都不大,和我们那时侯比起来,简直成熟多了。尤其是在看待胜利和困难的态度上不再像以前那样急躁,多数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解决问题。如果不看样子,单从谈吐上看,没有什么太明显的差距。”李明认为这是职业化进程给中国足球带来的最直接最宝贵的利益。“球员们听得多、看得多、赛得多了,像大连队经历了从万达的辉煌到衰落,又到实德的再次辉煌,大起大落让球员明白,没有人是不可代替的,当你不行的时候,自然会有人来接你的班。在现在的大连队里,很多年轻球员都踢得非常好,竞争同样存在,情况和国家队极为相似。其它许多球队的情况也都差不多,所以到了国家队面临今天的这种情况也很正常。足球比赛就是,谁打得好就谁上,尤其是当队伍稳定的时候,轻易变阵不是什么好事。”
“以前都是别人坐在看台上看自己,所以我也想知道坐在看台上看别人的滋味是怎么样的。”一下子就完成由主力变为替补的李明和记者有几点相似,只不过记者是直接被推上前线“杀敌”。“谁上场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得看是否能赢。只要赢了,能出线,场上场下一样高兴。如果都急于表现个人那最终的成绩肯定好不了,所以服从米卢的安排是我们每个球员目前为止必须做到的。”亲眼目睹了三次冲出亚洲的失利,对现在的李明来说,其它的一些精神物质生活上的享受早就不重要的,只要能跟着国家队哪怕是看着他们打进日韩也是一种无比的喜悦。“职业球员、爱国者、好儿子和好丈夫,一人担当这许多角色也没有一丝疲惫。保持好状态是为自己,为心爱的事业,而不是为一些不着边际的虚名。”本报《魏新体会残忍》一文对李明的触动也很大,“其实最残忍的不是没机会,而是有机会抓不住。”因此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谁上谁不上都正常”。这也是李明的肺腑之言。
不妄自尊大,不妄自菲薄,期待着明年2002世界杯上大展拳脚。对李明来说,十强赛仅仅是梦的开始,他把圆梦的目光放在了更远的地方。虽然总会有一些遗憾说不出口,但希望总还是有的。
(足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