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有一首叫《沉默是金》的歌很流行,用沉默回击流言蜚语、冷嘲热讽,看上去既有个性,又有沧桑感。但10年后的今天,已经不流行沉默,电视上播着实话实说,电台里放着心灵独白,书店里卖着绝对隐私,现在兴的是有啥说啥,哪怕口无遮拦。 在这种氛围中依然沉默,要么是扮“酷”,要么是心虚,要么就是实在没的说。 关于中国足坛的黑幕,尽管当事人像挤牙膏一样缓慢地往外挤,但好歹挤出了不少实在的东西,譬如某些黑哨,譬如某些收买对方球员的著名教练,譬如某些收黑钱的比赛监督,譬如某些收取“委派费”的管裁判的官员。尽管“某些”是个很含糊的概念,但从当事人诸如“第四五轮开始送钱”这样的提示性用词中,我们还是猜出了“某些”可能是哪些,有些媒体甚至直截了当地把张建军、陈国强两位裁判的名字点了出来。 按照司法机关现行的“无罪推论”,任何人在没有被定罪以前,都是无罪的。尽管司法能否介入“黑哨事件”仍在争论中,但被媒体无数次点到的张、陈,无疑已被舆论送上了道德法庭。我们也希望参照“无罪推论”,把张、陈二位看做是清白的,但两位当事人的沉默却让我们的希望一点点破灭。 作为公众人物,你有保持沉默的权利,但你同样有说出真相、以正视听的义务,尤其当你的行为关系到一项事业的发展,甚至影响到社会秩序时,更应该堂堂正正的站出来。这时的沉默,只能意味着逃避、心虚,或是无言以对。如果一个人连说自己无罪的勇气都没有,我们又怎么能把他们当做是清白的,而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再拥有绿茵执法者的权威?!当年陆“金哨”因为南方一媒体说他收黑钱打起了官司,告的就是侵犯名誉,可如今,裁判们几乎被所有媒体怒斥为“黑哨”,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名誉,难道现在的名誉就不值钱了吗? 黑幕越抖越多,“某些”逐渐会被具体化,会具体为我们很熟悉的一些名字。这些人到时仍可以搬出“上头不让说”,作为自己沉默的借口,但此时此刻在这一事件上的沉默意味着什么,他们与我们一样心照不宣。对个人来说,沉默意味着默认;对个人的主管部门来说,沉默意味着默许。如果就这么沉默下去的话,我们只好相信揭黑者的“一面之辞”全是真的,我们只好相信中国足球身上的毒瘤已经烂到了根儿上。果真如此的话,中国足球就必须得动大手术,而且必须由外人来做。否则,自己往自己身上下刀子,你说下得去手吗?(曹竞) (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