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摄像机镜头,杨晨一脸庄重道:“国家利益第一,俱乐部第二,个人利益排在第三位……” 回答文字记者的提问,范志毅绅士般地优雅:“能为国足效力,我感到终生荣幸……” 与此同时,在场边的长凳上,曾经旅欧的某国脚面对他人递过来的签名簿,满脸不屑道:“×(该籍贯方言),怎么这么麻烦!”边说边斜劈开长腿,把签名簿放在裆部,笔走龙蛇起来…… 这几幕场景发生在昨天国足训练结束时,本先生瞧得真真切切。 套用喜剧小品里的精彩台词:“都是生活在一个家庭的俩口子,做人的差距咋这么大呢!”——“都是曾经在欧洲踢过球的国脚,做人的差距咋这么大呢?!”本先生有些搞不懂了。 其实,大赛在即,应保持一份同仇敌忾的气势和宽容的舆论环境,这个理儿本先生也明白。但有些话犹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都说职业足球联赛能够培养和锻炼球员的素质,的确,球员们可比以前老实多了、精明多了——记者们若想再抖出些球员泡吧、打架之类的猛料,无异于登天。 可惜,本先生在无意中品评到了国脚间“做人的差距”——这究竟是该球员的不幸,还是本先生的悲哀? 本先生在此做出一个大胆的推论——国足此番冲击世界杯终大功告成,若还存在着这种“做人的差距”的话,中国足球仅仅是昙花一现。 说到底,冲击世界杯,角逐世界杯,都是在比拼着啥? 一句话可蔽之:足球人的素质在较量。
(辽沈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