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4日电记者戴劲松、江红 中国足坛的“黑哨”问题在各界齐声喊打的压力下,司法部门终于开始正式介入。遥想当年赛场上曾响起数万球迷“你总是心太软”那别有一番深意的歌声时,便不禁感慨:“黑哨”其实早已是一件“皇帝的新衣”,叫的人如此多,仍堂而皇之了这么久。所以,在试图以法治手段对付这一顽症时,从经济视角解读其滋生的环境乃至打击难度大的原因,就显得很有必要。 疾呼严惩“黑哨”的人中,大都对中国足协表示过失望。如宋卫平那句经典的坦白:“我相信阎世铎,但不相信足协。”先看一看足协与裁判的利益驱动关系:联赛中的裁判实质上受聘于足协,执行足协委派的任务并领取报酬。在这一契约前提下,假如裁判吹“黑哨”可以带给他额外的收益,吹不吹就在于他对收益面临风险大小的预期,而这一预期的关键正在于足协。 由于裁判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其主观动机难以在工作质量评价上量化显现,大多数时候单从赛场表现很难取证。多年来,足协面对舆论的愤怒,只要以“拿出证据”为盾便让人无可奈何。诚然,偶有错判虽不可避免,毕竟与“黑哨”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能力问题,后者则是道德沦丧、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如此说来,“黑哨”被确定的概率相当低。假如没有宋卫平自揭家丑式的曝光,假如没有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至今司法介入的进程也肯定会异常艰难。 且把职业化足球联赛定位为一个市场。产品是比赛,消费者是球迷,中国足协是具有垄断地位的生产商即赛事组织者,而裁判的公正性则是“产品质量”的属性之一。有过一点经济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一属性的变动,会影响市场需求量的升降。但足球赛事质量并非单由裁判的公正性构成,还包括比赛的激烈程度、出场球员的知名度和主队比赛的成绩等。因此,只有用尽可能低的投入来改善一项工作,从而带来最大收益时,作为足球市场“厂商”的足协才会有付诸实施的动力。 回首这几年多起赛场执法纠纷的处理过程,包括有人声称有铁证的个别案例,都不难看到足协态度的游移。对足协而言,在一个市场的不成熟阶段,提高裁判的执法质量或者严惩其违纪行为,是一件需要大量投入而收益却并不明显的工作。据有关专家分析,首先从技术上界定裁判的公正性就需要高投入,其次是在目前裁判培养体制下,一个高水平裁判的培养需要高成本,周期也长,若对一个吹“黑哨”者处以永久性取消资格的惩罚,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权衡而言,提高国家队比赛成绩,既能青史留名,又可在短期内收益颇丰,远比提高裁判执法质量要直接快速得多。 不过着眼于长远,一个失去诚信的产品是绝对没有生命力的。让“黑哨”们发抖,不如让“黑哨”们消失于萌芽状态,这取决于足协能否建立有效的“生产管理制度”,以及出现问题后采取有威慑力的处理措施。一味强调要有证据并期待司法介入,那么对抓“黑哨”概率低的心理预期还会让更多人铤而走险。站在厂商的角度,只要产品某一方面的质量出了问题,就应该召回甚至作为废品处理;从市场意义上讲,对于一些屡屡犯明显低级执法错误的裁判完全可以坚决地“解除契约”。这具有可操作性,也是杜绝“黑哨”的治本之道。 到了只有提高裁判执法质量才可以吸引消费者即球迷时,即使是“垄断厂商”的足协也没有内部消化的回旋余地了。唯有把“家丑”昭然,而现在正处于这一时刻。进一步而言,在“黑哨”问题上,足协应完善内部管理体制,防患于未然,以推动整个足球市场的健康运转。(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