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轮联赛结束,中国足协都要公布各地球市情况,而深圳总是位居前列,本赛季深圳队每个主场观众都在1.5万以上。此数字无误,从记者现场目测的情况来看,1.5万可能还略显保守。深圳队一张普通门票标价为60元,不难推算,平安俱乐部全年票房收入应在1200万左右。然而,平安总公司查账,得出了深足今年总票房收入不会超过300万的结论,即相当于每场卖出3千多张票。深圳当地的《晶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300万与1200万,3千与1.5万,差距之大令人吃惊。不难想像,这里面包含着太多故事、内幕。可惜,绝少有记者深入关注这方面的问题,而俱乐部对自己的经济问题通常也是讳莫如深。有心人介入进来,考虑到各方面的关系,也只能蜻蜓点水,点到为止了。 本人对经济一向较有兴趣,我一直想弄明白球市里面的泡沫到底是如何产生的,而这可能也是一般读者所关心的。经过调查,终于有了初步结论:现场虽然进了1.5万人,但当中一大部分是持俱乐部的招待票免费进场的,具体人数不得而知,有说5千人,有说4千人;标价60元的门票,为了能销售出去,俱乐部只能以50元、40元甚至更低的价钱批发给中介机构,也就是说,二道贩子甚至三道贩子赚去不少;还有,除少数人通过关系直接进了体育场之外,进场的1.5万人,也包括主席台上的领导、有关的工作人员、执勤的武警战士、采访的记者,这些人都是不用买票的…… 可以肯定,赠票是甲A票房泡沫的重头部分。俱乐部老总顾凯对此极无奈:“我们是在深圳生活,方方面面的关系都要照顾到。我们除了能送点球票,其它的也没什么好表示的。全国的足球俱乐部都是如此……”的确,只要你深入其中,就能得知在中国搞俱乐部实在太难,公安边防,工商税务,报纸电视……几乎所有的单位你都得照顾到。 别的我不太清楚,深圳商报体育部每次都是要到俱乐部领十张招待票的。全深圳有多少媒体,一家十张又该是多少?我有一些朋友,每有比赛总打电话找我要票,而我哪怕出于面子的考虑,也只能四处想办法为他们找票。 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如果深圳队不设招待票,就有可能维持不下去。俱乐部一点办法没有,你以为他们愿意送票吗?明年不送了?那就走着瞧吧,说不定就让你人仰马翻。说到底,受指责的不应是某家俱乐部,而是病态的社会。 作者:深圳商报记者舒桂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