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你好! 我是《中国足球报》的一名小读者,对于你写的一些关心中国女足的消息,我非常感兴趣。因为我也是一名已经练习四年足球的女孩了,我前几天已经写过一封信了,不知你们收到没有。所以我又写了一封,但是内容与上次的完全不同。但是都是一个共同点,希望你看完信后能从中领悟到一些东西。哪怕是一点点,那也正(证)明我的信没有白写。 请问一下,你们这些在报社工作的人,有没有家里亲戚和朋友家的女孩练足球?如果没有,我就来给你指点,一个女孩非常喜欢足球,而且从事这项运动;并且,家庭条件有限,人际关系有限,让她练球看来不是很简单的,那就请让我说一句,请别让她继续练了,放弃吧!不会有成就的,还是继续读书吧!因为家庭条件、人际关系、权力、财物差的,都是不能使这个喜欢足球运动的女孩在足球事业方面出人头地的,不信?可能也会有的,但是那都是少数的,多数人最后的结果都是失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钱,只要是你家有钱,家里有个几十万的才可以。请问,在中国足坛里,有几个教练不见钱眼开,有几个人不爱钱?同样我也喜欢钱,请问看着一信封的钱,谁不会动摇? 举个例子,某地方女足队伍在某地集训,正在这时,有一个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考队,教练看了孩子的家长,西服领带,丝毫不差,几千块的皮鞋穿着,右手挟着个工(公)文包,左手拿着新型手机,吸的是“七匹狼”,傲气十足。再看看这个女孩子,从头到脚都是名牌。教练眼睛一亮,微笑招待。又在这时,旁边又过来了一个女家长带着一个女孩子,只看二位的穿着,并没有什么名牌在身上,只是穿着平平常常的衣服,但是看起来非常干净,由(尤)其是这个女家长长得非常的漂亮,女儿也是很美丽。教练的眼睛再一次亮了。不到两分钟,又来了一对,这一对是爸爸带女儿来的,穿的不是很好,但是也很干净,女儿却没什么长相。好了,先看看这位教练的眼睛,咦?怎么没有亮呢?奇怪!教练同时接见(待)了他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这几个孩子们的训练年头,然后又看了看她们的身材和身体条件,最后测验了她们的基本功,场上意识和体能。第一个孩子表现是:基本功,颠球方面还算可以,代(带)球方面稍差点,场上意识和体能干脆不行。她的分数应该是3分。再看看长得非常漂亮的女孩的表现:基本功干脆不会,场上意识干脆没有,但是却很能跑,个头也很高。她的分数应该是1.5分。该到最后一个了,看看她表现,她的个头不是很高,只有1.67米左右,身材也不是很适合,她的腿稍短一些,但是她的基本功十分扎实,场上意识也很好,体能方面也很突出,个人的灵活性、弹跳力都很好。她的分数应该8.5分。(满分为10分) 你说,教练应该选择哪一个孩子呢?(队伍里一(只)能收一个人的名额)是家庭很有钱的一个,还是家庭还可以,人长得很漂亮的,还是家里既没钱,又没长象(相)的,但是具(最)有实力的一个呢?让我来告诉你,教练最后破力(例)收了两名球员,一个是家里很有钱的孩子,另一个就是长得非常漂亮的孩子,至于具有非常实力的孩子却没有选上,为什么呢?原因有两个。一,其中一个孩子家庭条件好,很有钱,对教练来说球队成绩是次要,主要的是有油水可捞了;二,另一个孩子的家长能说会道,人长得也很漂亮,孩子长得也不错,又给教练甩了点儿钱。教练可以天天看到美女又有油水捞,为什么不收呢。至于(最后)那个孩子,去了几个队伍,结果不是要钱,就是要钱,最后回家不踢了,改成卖菜了。这不是个故事,不是不存在的,而是存在的,你不信吗? 为什么不去调查,为什么不去报(曝)光,一天只写一些没有用的东西,你们真没用,我不敬重你们。你们是怕得罪人吗? 说实话,我也去考过队,我的水平都可以,只是缺钱,一万两万也行,可是一要就是三四万,你说我是去挣钱还是去花钱哪。哪怕是不挣钱也不答(搭)钱也行。可是只有一线队才开工资,二线就开始要钱了,一个月还得交四五百,为什么呢?谁能知道。我不知道国足的女国脚以前在没进专业队之前是什么样的,她们也是向(像)我们一样去考的,还是有人际关系,走的“后门”?你们记者能了解多少呢?哪怕你们在报纸上登一登女足队伍的现状,这些地方专业队伍在哪训练,在哪冬训,什么时候有比赛,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最近又成立的女足专业队在哪,招收球员吗?你们为什么不登一些有关这样的资料,一天只登一些中国女足缺泛(乏)后备军,你们专业队的教练不下来挑人,他怎么知道没有后备军。还有,国家女足教练,马元安,一天总说这些没有用的废话,他为什么不在他放假期间下到各各(个)省市的业余女足队伍中来看看?选选?为什么非得让各个省市专业队的教练推荐呢?为什么不用大脑好好想一想?不害怕在这些教练推荐的队员中,会有给教练送礼的?为什么在这次九运会的女足比赛中涌现出了许多年轻的球员?而她们的名字却从来没有听说过,更别说是国家队了。 再说这些国家队的阿姨们,已经有一多半要求退役了,而你马元安为什么还要继续重用她们呢?是怕中国女足没有了在世界足坛的名预(誉)吗?还是怕自己没有面子,和怕自己没钱可捞呢?答案在哪? 请你们呼喻(吁)这个问题,国家女足的后备到底在哪里? 《中国足球报》忠实读者:余昌(应本人要求,此名为化名) 2001.12.24 编辑手记:原来如此 一个16岁的女孩来信说要给我“指示”,希望我看完信之后能够有所“领悟”。 这个家住在沈阳的女孩是一名女足球员,她一共来了两封信,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她很愤怒,一开始我以为这种愤怒是冲我而来的,读完之后才发现她的愤怒指向的是一个环境,中国女足最基层的生存环境。 如果女足没有亚洲杯和四国赛上的失意,仍然是怒放的玫瑰,这封信可能会被丢进纸篓,最起码不会引起我的特别注意。问题是女足之花凋谢了,我们为女足走向衰落找到了共同的理由:后继无人,没有新人。但这只是浅层的理解,这个叫余昌的女孩让我看到了处于女足塔基最底层真实的一面。如果她说的、她经历的都是事实,那么女足的问题,绝对不是“用新人”、“换教练”这样简单的名词可以解释的。 余昌的信写得很长,感情很真挚,错别字不少。这更让我相信她是一个踢球的女孩,可能对足球太投入了,功课受到了影响。我很想看看她现在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她原来的队友们现在都在干什么?她的教练如今在干什么?她踢球的那块场地上还跑着什么人的身影?最起码的,我想问一问,“余昌,你对足球依然那么爱吗?” 本来我们准备对余昌和她的故事进行追踪采访,希望以此来了解中国女足最基层真实的现状。但是,在和余昌以及她的家长联系之后,我们决定放弃。余昌还在踢球,余昌将来还要工作,余昌终将在她熟悉的环境中生活,一次采访或者一篇稿件,可能改变这个小女孩的一生。“她还是个孩子,她还要步入社会,我们不想给她带来麻烦。”余昌家长的担心,我们理解。 我只能先将余昌的信公开发表,希望她的“指示”能够传递给每一个关注女足的人,希望每一个和女足有关的人都能够有所“领悟”。(慕容) (中体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