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理应拒绝垄断——联赛半程再看门将“禁洋令” 对于今年的中国职业联赛,深圳足工会上阎世铎代表中国足协下达了一系列极其钢性的文件,其中就包括在今年的全国足球联赛中,禁止各俱乐部聘请外援门将。当时这条禁令就遭到了沈阳海狮、山东鲁能等多支在使用洋门将上颇有成功体验的俱乐部老总的竭力反对,然而中国足协的权威确定了来自基层的声音基本不会对他们的决策产生任何影响。中国足协的解释是为了培养更多中国自己的守门员,而俱乐部的抗争点则在于用洋门将反而会促进中国自己门将的培养。 后来这条在中国职业足球实施部分岗位垄断经营的举措还是被无条件接受了,那么到了今年联赛已经过了半程的时候,我们不妨再来探讨这条禁洋令的利弊,显然并非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从禁洋令实施半个赛季的实际运作效果来看,不难总结出下面几个特点。 一、本年度的甲A联赛由于取消了升降级,因此各支俱乐部在全年作战思路和整体市场运作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一方面,前14轮比赛的入球数量较上个赛季有不小的增长,马克斯和兰科维奇两名外籍射手的入球已经双双达到12个,这是多年罕见的高产;另一方面,甲A各支队伍的攻击手段和攻击水准却并为出现提高,许多人的感受是甲A诸队的攻击力反而有所下降。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斯和兰科维奇的突出表现更多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体现,同时,甲A各队门将能力的低下也是前14轮入球数高的重要原因,像目前排名榜尾的沈阳金德和山东鲁能就是惨痛的教训,上两个赛秘鲁国门米能达和萨沙的杰出表现造就了沈阳、鲁能职业联赛的优良成绩。 二、门将禁洋令是整个中国职业足球异化的标志,有人曾在深圳足工会会场外戏说,要是中国足协抱着这样的思路,今年禁用洋门将,明年保不准为了培养中场球员,还会全面禁止使用组织型前卫呢!笔者认为职业足球成功的最重要标志应当是促使国内的足球依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自发地合理地实现足球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如果单纯地从某一个环节打破这种平衡,必然在另外一个环节出现新的矛盾。从这个层面上说,目前在中国职业足球圈盛行的功利足球思想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它有助于足球资源的相对整合,未来中超联赛其实也是一个富人俱乐部的集合,没有足够的实力很难介入中国职业足球的主流层次。 三、今年的门将禁洋令客观上为国产门将的冒尖提供了百年不遇的良机,然而我们在甲A前14论的比赛中,并没有看到中国足协希望的那样,在守门员的位置上国产优质门锁频出,相反许多尴尬的景象让我们更加不安,国足主力门将在天津泰达居然当上刘运飞的替补,这使我们更牵挂国足在十强赛后防的隐患。在几支丢球较少的甲A俱乐部,我们也鲜见有优秀潜质富有上升空间的年轻门将崛起。 当中国足协对洋门将关上开放的大门,意味着垄断主义已经开始介入中国足球,它将与中国足球早就根深蒂固“封建主义”思潮和小农经济交汇,这样的交媾会杂合出什么样的足球后生?WTO的步伐已经逼近中国,而中国足球距离世界却越来越远…… (搜狐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