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前,中国足协内部曾掀起了一个“相互提意见”的高潮,其中足协内部的几名中层干部就向阎世铎提出了:“做事独断专行,想用谁就用谁”。虽然此事一直局限在足协内部处级以上干部的范围内,但是随着国青队在多哈的丢人表现,这一事件开始在足协内部广为流传,甚至已经有人将其套用在国管部身上:他们选教练根本就没有什么原则,也根本不考虑什么业务能力,谁和他们关系好就用谁。 毫无疑问,没有人把“国青兵败”看成是技术原因,甚至有人已经直接提出了这是中国足球的“豆腐渣工程”,这样的提法就直接把矛头指向主帅王宝山和把王宝山推上国青队主帅位置的领导者。 从国青队的人员构成看,这支球队中的大部分球员都已经是甲A、甲B的主力或半主力,上海申花队的王珂,上海中远队的华尔康、王云,四川大河队的汪嵩,北京国安队的杨昊,山东鲁能队的韩鹏,厦门队的李洪祥,大连的赵旭日,浙江的吴伟。与上一届国青队参加亚青赛时仍然以乙级球员为主的情况相比,这支球队并不是因为非奥运年龄段而无人可用,而且比上一届更幸运的是,他们出成绩的年龄正是职业化第一代逐步淡出江湖的好时候。 此时探讨王宝山执教陕西国力队的成功还是失败都不重要,甚至他在云南红塔俱乐部当了三年俱乐部的副总经理是否称职也无关紧要。作为一名基层教练员,希望能够执教国字号球队本无可厚非,甚至可以理解成一种积极要求进步的表现。但是王宝山究竟适合不适合做国青队的主教练则是决策者应该考虑的问题,在作出这个决策时,王宝山和足协的哪位领导关系密切,甚至王宝山是如何与国管部拉上关系的都变得重要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决策者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把1月份还在成都参加俱乐部总经理会议的王宝山在3月份推到国青队主教练位置上的? 如果王宝山出任国青队主教练真的是有一层关系网在发挥作用,我们就不得不重新提起沈阳金德俱乐部“不信任案”,甚至我们不禁要问,各俱乐部球员入选国青队是否也有关系网在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真的像一些媒体提到的连国字号球队都要“凭关系”、“走后门”甚至要付“小费”,那么这样的球队会有什么战斗力,这样的球员怎么有资格穿上胸前印有国徽的比赛服?! 更复杂的事还有后面,如果国字号球队的主教练和球员是这样产生的,那么基层的教练员还有什么干劲,那些没有关系的球员是否还有出头之日?———中国足球还有没有出头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