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主被交通和经费等问题弄得头都大了,而记者节衣缩食最后累得连后悔的力气也没有了—— 水波浩渺,把天上的月亮击碎分割化作数不清的碎影,眺望着静谧的太平洋,同事嗟叹着大半生的岁月如云烟似的一掠而过,然后似信非信地问了一句:“亚运会结束了吗?”记者应道:“结束了,但以后的日子恐怕只会更难过。” 这里说的难过,首先是对于亚运组织者而言,也是记者和亚奥理事会体育委员会主席魏纪中闲聊时得出的观点。尽管魏老对本次亚运总的评价是“组织得不错”,但在很多具体问题上,一向直率的他也变得闪烁其词,让人感到当中有不少短处。记者并不想纠缠于本次亚运的短处,只想点出组委会确实也有自己的难处,交通和经费就是当中最明显的两处。 政府拨款不断追加 对于综合大赛,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提倡过单一城市主办,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也力主精简项目,但一落实到综合大赛的承办国,这些“减肥”思路就走不下去了:一来是承办国出于面子的考虑,希望每届都能创造尽可能多的“第一”和“最多”;二来是在利益驱使下承办国总想多几个城市一同主办,因为大赛需要高投入,承办的地点越多,中央负担越少,对承办地宣传的面也越广。但随着赛地的扩张,组织者的交通安排难度大幅增加。就像这次亚运会,虽然组织者多次保证会改善交通,但最终还是出了不少岔子,尤其是一些偏远赛区,多次出现官员、运动员、记者找不到班车,而班车又空车而回的情况。 由于规模的膨胀,大赛经费的投入不断攀升,而“9·11”事件的发生,在安保问题上所花的人财物力更是大幅飚升。本次亚运,韩国除进行全国警察总动员外,还动用了驻军才能满足保安的需要,大量安保设备耗费了巨额资金,尤其是大量价格昂贵的高精尖设备如安检监控系统,因此亚运期间,韩国政府多次追加拨款。 记者日子越来越难 组委会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记者的日子同样如此。记得曼谷亚运会时绝大部分项目还是集中在主体育馆,记者一天还能在主体育馆跑四五个项目;而今釜山亚运主体育馆只有五个比赛项目,其他赛地分散在五个城市,各赛地相距二三十公里不在话下,搞得记者疲于奔命。亚运会耗资巨大,采访经费也随之大涨,因此在很多媒体压缩采访规模的同时,记者还得节衣缩食。大部分来釜山亚运采访的同行内心都无数次地后悔于此行,后来累得连后悔的力气也没有了,只得在默不作声的磕碰中前行。 正因为日子难过,亚运开赛以来记者一直想写点手记却苦于无时间,如今虽成残花败柳,但闭幕之际稍得宽余,于是发几声感慨,也权当亚运综述了。收笔之际,窗外已夜色苍茫,黑色的浪涛载着一叶孤舟的余光,载着人们的各种希冀和抑郁,也载着对未来的梦幻和猜想,向天边荡去。 特派记者梁劲松葛万里(本报釜山专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