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足坛,徐根宝可以算是一名功勋教练,不说那么多的冠军头衔,光他带出郝海东、范志毅那一大批球员的成就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可是,他培养、发掘球员方面的功勋都是1996年以前的事情,打那以后,您还看到他培养出过谁吗?毁掉的倒不少。在引领中国足球技战术变革方面,根宝也是有贡献的,可那也是90年代初中期的事。10年来,“抢逼围”由积极变消极,从激活死水微澜的中国足球到将中国足球导入技战术贫血的误区,精明的根宝却始终痴迷其中。 也就是说,大致从1996年以后,固守原有一套成功模式的徐根宝不行了。过时的不只是“抢逼围”一招鲜,还包括他的组队谋略、训练管理理念方法等涉及到一支职业球队建设的几乎所有方面。训练的单调、管理的粗暴早已“臭名昭著”,在组队方面,由于新申花俱乐部在业务方面是十足的外行,所以完全放权让根宝组阁,但根宝捣鼓出一支什么样的球队呢?一方面在前锋线疯狂烧钱,一度很奢侈地囤积了六大前锋,另一方面在中后场,充斥着大量既不具备甲A实力又缺乏可塑性的二、三流球员。相应地在战术上,根宝沿用了去年在甲B发明的“实惠”打法,即中后场以人海战术死守,得球后就交给两名外援前锋,靠他们的个人能力得分赢球。 这样的组队思路、这样的战术打法,在甲A穷途末路很正常。而严峻的现实是,在与目前位居甲A前5名球队的较量中,申花队1平4负,进3球失12球,处于绝对的劣势,彻底退出了强队的行列。 不过,申花如此堕落,徐根宝的责任是有限的。毕竟他的能力就那样,从上海到广州到大连,他的才商和情商已经被无数次地检验。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海方面仍然执意用他,甚至在前6轮已经充分表露了徐根宝既江郎才尽又尽失民心的情况下,还押宝似地任用他,指望出现不可能出现的奇迹,是决策者而不是打工的徐根宝在申花堕落过程中该承担最大的责任。 这涉及到一个敏感的问题,即在业内人士眼里,根宝早就是过时的人物,但在那些领导、老板心目中,根宝始终是个宝。他们看中的是徐根宝的炒作价值和寻租价值,在足球业务上的本事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了他,球队就有人关照,关键时刻有“贵人相助”,在中国,这个也许更重要。周文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