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出发之日,正是国内中学生高考之时。赴白云机场的出租车上,郑迅给儿子打了个电话,告诉他:“爸爸已经踏上征途,接下来的考试不能再为你助阵,重要的是放松心态,不必紧张。”放下电话,王学忠半开玩笑地说:“其实你该对他讲,爸爸这次出差也是一次考试啊。”郑迅笑了。 没错!到俄罗斯这个充满魅力又包裹着层层谜团的国度和采访申奥,对我们来讲也都是第一次,说它是一次考试并不为过。 广州到香港、香港转曼谷,直到登上俄罗斯航空从曼谷飞莫斯科的航班前,我们的心情还是轻松并兴奋的。毕竟,俄罗斯是一直想去一次的地方;而申奥对一个体育记者来说,采访的机会可能一生只有一次。所以,当登机前碰到俄罗斯泳坛名将波波夫时,我们毫不犹豫地“粘”了上去,这可是路途上的意外收获! 波波夫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一个儿子能在地上跑了,另一个还只能在妈妈的怀中,他告诉我们:作为国际奥委会运动委员会委员,他也是专程从澳大利亚赶回莫斯科参加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的。对北京他印象蛮好的,他说北京很大也很漂亮,他还在那里做过电视节目呢。可当请他谈谈对五个申办城市的比较时,身高过两米的他马上从座位上弹了起来,连说“我不太清楚,我不知道”。 波波夫的紧张也触动了我们的紧张,这种紧张情绪在登上飞机后陡增。这是一架从来未见过的飞机,它异常地宽敞,可给人的感觉不是舒适而是随时都有散架的可能,从机舱里看,更像一部破旧的大客车。原定曼谷时间22时50分起飞,捱到了凌晨0时30分才开始慢跑起来,半个小时的热身后才终于升空。10个小时的飞程,我们没有熟睡过一刻,这与怎么调也无法协调身体的座椅有关,心理上的恐惧和紧张更是主要原因。 预订的酒店就在莫斯科红场边上。下午,我们赶到莫斯科世贸中心———此次会议的主会场,在那里我们见到了众多的国内同行和更多的国外同行,大家目的相同———领取采访证。看着早已排好的长长人龙,我们的一个想法进一步清晰了———莫斯科又将成为一个战场,申奥就是一场“战争”。为此而来的我们能不紧张吗?特派记者王学忠郑迅(本报莫斯科专电) (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