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祥福同志已经是最新一届中国国家队的主教练了,尽管这支国家队不过是由国奥和几名超龄球员组成的混编旅,尽管给祥子的头衔不过是“临时”主教练。 表面上看,足协在这个时候再度把沈祥福推上第一线,确实有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毕竟那个什么巴林四国赛打响在即了,接下来还有个什么加泰罗尼亚的贺岁杯,而直到此刻足协为国家队挑选的新洋帅还是一头雾水。所以,祥子的出山在这个时刻甚至有了股“众望所归”的味道。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回味一番近几个月来选帅小组的一系列反常举动,再将之与沈祥福“上课”的这一现实结果联系起来,就不得不对这台选帅大戏的性质另眼相看。 希丁克与特鲁西埃,雅凯与勒梅尔,米歇尔与伊达尔戈,范哈内亨与科略埃,阿德里安塞与哈恩,足协的选帅小组给外界透露出来的候选人,让国人感觉是越来越有距离,越来越陌生,说得不中听些,也就是越来越“一蟹不如一蟹”。当那个哈恩大热欲出的瞬间,传媒以及球迷已经是一片大哗了。 舆论最初认为是足协的选帅小组挑来挑去终于挑花了眼。然而当几天后沈祥福“临时”上课的消息得到证实的时候,恐怕就未必那么简单了。冷静下来想一想,中国足球在吃够了施拉普纳以及霍顿的苦头的前提下,再启用一个同类型的哈恩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可是这个哈恩却无疑是目前最有可能入主的人选。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假设的可能:足协以及选帅小组在聘请洋帅的问题上玩了一把花枪,在这虚晃一枪的背后,真正的目的是在为沈祥福张目。 由于米卢领军在世界杯上大败亏输,做为中方教练组组长的沈祥福无疑就有了出头的机会;足协是非常希望祥子和他的国奥队在釜山亚运会出一回彩的,可以想像如果沈祥福拿回了金牌,足协用他取代洋帅来执掌国家队的概率是何等之大。怎奈国奥队的表现实在是难以交代,所以才有了其后的貌似轰轰烈烈的欧洲“选帅”。 从世界名帅到欧洲名帅,直至无名小子,经过不紧不慢的周旋做秀,轰轰烈烈的结果最终锁定在名不见经传的哈恩身上,彼时足协完全能够预料到这个结果在国内会引起怎样的质疑与反对的声浪。与此同时,巴林的那个什么劳什子邀请赛也迫在眉睫了:既然大家对哈恩是如此反感,那么也就只有先让沈祥福同志“临时”上课了。 有消息说,沈祥福如果在巴林以及加泰罗尼亚带国家队的成绩差强人意(顺便说一句,“差强人意”这条成语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而非流行于体育老记笔下的“差得很”的含义),那足协就有可能放弃选洋帅,而让祥子由“临时工”转正。 退一步看,即便足协真的签下了哈恩,那也不过是虚晃一枪罢了:凭这个荷兰人的资历和能力,他又能在中国国家队的帅椅上坐多久?一旦哈恩中途下课,则当年戚务生取代施拉普纳的“复辟”行动就完全有可能重新上演,只不过,复辟的主角几乎肯定会是沈祥福。 当然,笔者本人也绝对不希望上面所做的这个假设真的成立,因为那样的话,耗费了大量资金、人力和公众热情的选帅行动,无疑就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可是话又说回来了,以今日中国足坛的公信力,又有什么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呢?(李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