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曹竞 如果有电脑高手想编个国足选帅的游戏,只需循着中国足协这几个月的选帅轨迹开编,多半挺好玩儿的。但如果国足选帅如此正儿八经的工作被整得如同游戏,那就让人觉得一点都不好玩儿了。 如果把范哈内亨、特鲁西埃、阿德里安塞、阿里·哈恩的名字码在一处,让中国球迷选择心仪的主帅,估计每位候选人的后面都会有选民。但中国足协不是球迷,他们选谁或者不选谁,应该有充分的理由,起码要像他们对待选帅保密工作那样“严肃、认真、谨慎,甚至绞尽脑汁”。 从近期舆论导向来看,荷兰人阿里·哈恩似乎是这两日最流行的国足“准主帅”,尽管在翻阅了媒体的报道后,我们仅仅知道阿里·哈恩是一位相当知名的前荷兰国脚和一位并不知名的荷兰籍教头。但中国足协,确切地说是两赴欧洲、战斗在选帅第一线的选帅组应该比我们更了解这位“准主帅”,要不然也不会有足协某权威人士得出“阿里·哈恩在候选人中综合实力较强”的结论。 在阿里·哈恩尚未正式签约,且尚未在国人面前显山露水的前提下,就先入为主地认为哈恩不灵,可能有失公允。但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给国足请主帅不是请他来拯救中国足球,而是来整合中国国家队,更具体地讲,就是希望这位主帅带领中国队在2005年的世界杯预选赛上杀出重围,从而在2006年杀到德国。尽管从目前混乱的选帅局面来看,我们已无法判断阿里·哈恩是否最终入主,但只要是对中国球员及国字号球队较为了解的球迷,都能够在短时间内为下一届国足拉出个比较准确的大名单,也能够把这帮球员的优缺点说个八九不离十。也就是说,料是有限的,也是现成的,料的优点和缺点也是鲜明的。想在短时间内把已经定型的缺点转化为优点,显然不太现实,而主教练要做的,或者说能做的,就是在烹饪过程中,把料的优点发挥到极致,把缺点的危害降到最低。韩国人是这么做的,日本人是这么做的,西亚人也是这么做的。 尽管这么多年中国国家队忽学东忽学西,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但中国球员的优点,特别是在亚洲球员中还是非常鲜明的,那就是速度快、身体素质好,杨晨当年在法兰克福立足,孙继海在曼城担纲主力靠的都是这个。而中国球员的缺点同样也很明显,技术糙,意识、经验不足,整体战术素养欠缺,可以说优秀球员最基本的素质,我们缺了好几样。那么,即将到任的主帅所要解决的就是将优点发扬光大,并尽可能地“掩盖”缺点。从中国队在世界杯赛、国奥队在世青赛和亚运会上的表现不难看出,进攻时套路单一、得分能力欠缺,以及防守时协防不佳、防守能力有限,是我们频频失利的原因,也是新任主帅必须在2005年世界杯预选赛前要解决的问题。尽管阿里·哈恩是一位比希丁克“还魔鬼还火爆”的教练(媒体语),但指望阿里·哈恩通过“魔鬼训练”把中国队训练得“比韩国人还韩国人”并借此打败韩国队,显然不太可能。更何况体能只不过是任何球队保障技战术水平得以实施的基础,要想脱颖而出,就得有让对手防不胜防的武器。去年十强赛上,中国队有惊无险地提前出线,得益于米卢将球员心理上的缺点暂时掩盖,而他们之所以在世界杯赛场上无所作为,除了自身实力不足外,还有自身优点的褪色。如果我们要学韩日的话,不妨学学人家发扬优点的决心和方式,而不是什么取胜秘笈。 当然,评判别人的优劣比分析自身要难,更何况在选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还是几位官员,而且是非行伍出身的“文职”。或许领导们看问题比较宏观,喜欢从国籍、个性、为人处事,包括薪水等方面来综合考虑问题,不像球员、球迷更多地从技战术思路、执教水平及名气大小上来看问题。这也就难怪选帅被演绎为游戏,难怪“准主帅”会忽范忽特忽哈恩。 一名教练是否拥有显赫的执教经历,或许并不该成为择帅的惟一标准,但在我们对面前的候选人知之甚少的情况下,执教成绩将是一项重要的参考。就这一点而言,阿里·哈恩突然间成为国足主帅首选,无疑令我们一头雾水。不过,考虑到中国足协不希望外汇过多流失的“大局观”,考虑到从韩日手中夺德国世界杯入场券相当于虎口拔牙,哈恩就哈恩吧。起码足协领导日后反思时,既顺应民意请来了欧洲高水平教练,又节约了大量美元,也算是功劳一件。更何况国足选帅本来就是赌博,而足协又恰恰拥有下注权,只不过这次下注时过于游戏的态度,让我们冷不丁发现就连内心深处那点依稀尚存的侥幸居然也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