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中国篮协策划主办的“首届国际篮球产业论坛”在京召开。这是中国篮坛继选帅之后的又一件大事。此次篮协请来了NBA和国际篮联真正的专家。而这些专家在会议上也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国际篮联秘书长在会议上更是直抒胸臆——火箭队成功包装姚明的商业策划令国人着实长了一番见识 昨天的论坛中,国际篮联秘书长帕特里克·鲍曼在他的演讲中用很大篇幅说到了中国篮球,并直指中国篮球多年来的痛处和症结: 一、CBA的官员应该多去美国、欧洲甚至阿根廷这些篮球发达的国家去学习。(这个问题针对的是中国篮协经常会出台一些让友邦人士莫名惊诧的制度,比如:凡是出国打球的运动员,其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要上交给篮管中心和原球队) 二、中国篮球应建立一套可靠而精密的数据库。包括后备力量的数据,比如计算出学校球员的具体人数。(直到现在,中国篮球没有一个科学的研讨调查机构,能为中国篮球发展的决策者提供充分的数字依据)。 三、高层次运动员和第二梯队之间差距太大。中国官方要找到自己国家篮球发展的重点,比如,想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早就该从青少年培养方面下功夫,让年轻队员的水平充分提高。(就是最急需解决的青少年培养问题,中国篮协始终没有拿出很好的方法。) 四、中国的俱乐部队或国家队多和其他国家的球队打比赛。(除了国家队偶尔和一些过气的美国明星队打几场比赛,中国俱乐部队很少走出去或请进来,这点足球一些俱乐部队的做法倒可以借鉴。) 五、顶级运动员就应该到最好的联赛中去打球,要给他们宽松的政策。(这个问题NBA应该更有感触。) 六、国家队的比赛准备时间过长,并不意味着比赛的结果会好。大多数国家准备时间不过半月,而中国长达4个月。(其代价就是很多球员不能在实战中提高水平) 七、教练也要走出去。(这一点现在居然受到了国内有关人士的质疑,其理由是王非不是出去学了很久吗?不是也没用吗?这种思维非常可怕)。 八、俱乐部和国家篮协之间的关系,能否很好地协调。(包括产品开发、利润分成这些矛盾从来没有很好解决,集中问题就是俱乐部自由度太小)。 论坛精粹 此次论坛涉及到了篮球的方方面面,包括联赛、俱乐部的商业开发、市场营销,从电视转播到球票销售,从球队长期发展规划到如何吸引球迷,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球队、俱乐部的商业运作、客户服务、市场开发。包括球队场馆经济开发、门票销售、订座、食品、广告、场馆租借等实际的、操作性极强的成功案例。 其中的精彩片段有: 宣传姚明招 火箭队总经理乔治·波斯特罗斯一边讲课一边用投影播放着一些形象生动的具体案例,引起现场一阵叹服声—— 就在姚明抵达休斯敦以前,为了更好地借势宣传,火箭队在球馆门前竖了一个与姚明真人一般大小的模型,并在上面画上刻度。所有来到球馆门前的人都惊诧地抬头仰望着眼前的“巨人”,然后肯定会站到模型面前比划一下,看看自己到底能到姚明哪儿。有人为了能和姚明比肩踩在凳子上,有的干脆坐到同伴的脖子上,但还是没有姚明高;有的踮着脚给“姚明”喂可乐喝,有的一跳一跳试图用手摸摸姚明的脸……那模型上面一排大字写着:“Heiscomming他随后就到” 乔治来到火箭队后第一个行动就是:“致电所有人计划”也就是给每一个赛季的持票球迷打电话,欢迎他们回到新赛季看球的队伍中来,这个行动花去了全公司整整一天的时间。但在休斯敦球迷,乃至整个NBA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服务球迷招数 而马刺队场馆高级顾问卡尔·赫斯在场馆的经济运作上很有一套。比如,由于很多球迷在看球前没时间吃饭,只好选择在比赛中场休息的时候匆匆吃点东西,而这个时候吃饭的人很集中,时间又很紧张,球馆于是专门开了省时省地站着吃饭的餐馆。 招徕球迷招数 再比如,卡尔建议马刺队实行个人座位销售权,就是把球馆中的一些座位长期卖给某个球迷或者某个球迷家庭。现在,马刺队新主场CBS体育馆前10排座位已全部销售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