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人大名单的出台,事实上已经引起了众多针对国家队整体防守体系的质疑。值得注意的是,在米卢选材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圈内人士并没有大多疑问,但是在经过了小组赛后的新名单,却迎来了绝大多数人调整的呼声,比赛给了他们观察和思考的素材。在十强赛来临之前,我们有必要根据这份被很多人认为“重攻轻守、头重脚轻”的名单,寻找后防线上的漏洞。 442不可调和的矛盾 “米卢为什么一定要用442?”这是李章洙在分析中国队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昆明中印之战后。围绕442与352曾经有过一阵激烈的讨论,米卢否认了自己的改变,而李章洙在战术的层面上重新提出了这个问题。 从理论上说,442还是352根本不具有可探讨性,米卢对442的坚持和李章洙对352的迷恋,都是教练各自战术思想和执教习惯的体现,但是形式必须服从于内容,这恰恰是李章洙的理解。在他看来,中国的后卫普遍身体条件突出,在身材、力量和速度这些硬指标上都是亚洲球员中拔尖的,这就意味着中国球员的单兵防守能力很强,但是现在国家队采取的442阵型却正是对防守球员的整体防守意识要求相当高的一种阵型。 某些国内教练也很认同这种看法,历届亚洲最佳的评选中,中国球员获奖的基本上都是打盯人出身的后卫就很能说明问题。442是最讲究攻守平衡的一种阵型,进攻上要求边路助攻,防守上要求协防补位,习惯在边路做文章的中国足球传统符合进攻上的要求,但协防补位意识却是我们多年来的一个缺陷,尤其是边路动攻上去后留下的空当,几乎成为我们在历次大赛上的“死穴”。李章洙认为,西亚球队往往不乏技术出众的球员,对付这类球员的最好办法是贴身紧逼的盯人防守,但442的防守往往不会过分压迫某一名球员的空间,强调的是整体布防,如果给了那些技术型球员突破的空间,却又没有及时的协防补位,那就更容易出问题。而相对更强调盯人的352,在这一点上就不会有大明显的缺陷。 贾秀全表示不知道米卢会不会在十强赛上改变打法,其实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352最怕整体好的球队,因为很难解决3后卫助部之间的空当,重庆队在与上海队的比赛中向来不占优势,就是这个原因。可是就个性化十足的西亚球队而言,最令人担心的却不是这个问题。贾秀全曾经开玩笑说,后卫最好把握的要求就是让他盯死某一个人,往往能盯得对方一点脾气没有,你要他“上厕所也跟着”,“好”,真的就去了。 作为一个职业教练,米卢当然会坚持甚至迷信自己熟悉的打法,但是同样也必须站在针对不同对手的前提下,事实上,他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强调整体的442与缺乏整体的中国球员之间存在很大的错位。 协防的“感情问题” 曾经问过一位国内教练,练后卫最关键的是什么?教练给了一个很意外的答案--首先要搞好几名后卫之间的关系。这是大多数教练的共识,最起码把他们分在一个房间往已经成为俱乐部的一个普遍现象,而有的教练甚至专门找机会来增进一些球员之间的感情哪怕出去吃饭喝酒。 原因很简单,防守的成功率往往取决于后卫之间的协作精神,而这种协作精神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建立在场上后卫的私交程度和感情基础上。比如说,私交不错的后卫之间经常会有一些沟通,告诉对方自己最怕的位置是什么,最难处理的情况是什么,最习惯的跑位是什么,这些往往是其他球员在比赛中补位之前的判断基础。更重要的是,感情也会带来相互鼓励、相互原谅以及共同承担责任,这是防守凝聚力之所在。 但是,一名熟悉情况的人士却表示,这恰恰是国家队的一个通病。据他所知,某些后防球员经常互不买帐,并且存在明显的派系之争。中国球员总是习惯于一种不正常的竞争,这届国家队从亚洲杯小组赛开始,便一直处在一种或明或暗的位置竞争中,这是任何球队中都会存在的问题,但我们的竞争却往往不是局限在训练场上,而是更多地通过一些递小话、拉选票的方式争取对自己的支持,这为竞争之后仍然共存的人员之间留下了优笔。 在十强赛前纠缠于球员之间的矛盾完全没有必要,但国家队管理者们必须正视这方面的问题,米卢通过这份名单有限度地表明了自己在团结问题上的态度,但在更多的事情上,他也许无从下手。 构建中场屏障 一直以来,国家队中场受到最大程度的质疑,在诸多疑问中,针对防守的问题更甚于进攻。 曾雪麟、李传琪等人认为,一份名单必须要清楚地体现出选择者的一种整体思路,一种体系。但是这份名单却存在一些取舍的混乱,中场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中印之战后,申思曾经明确提出,自己更适合于在中路活动。事实上,他与马明守的位置分工就存在某种混乱因素,申思与马明宇都是国内顶尖的中场选手,但同时出现在国家队的中场却是一个尴尬,出于共存需要上的申思位置左移,使他仅仅作为一个善使左脚的球员,而不是一个组织者。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米卢如何看待这支球队的整体攻防。一位国内年轻教练认为,如果这是最后的名单,他会对这支球队的防守能力毫无信心,因为大多环节上存在着防守隐患。而中场就是一个“事故高发地段”,因为现有球员很难在中场为防守构建一个有效的屏障,在攻防转换后,后防线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直接面对对方前锋的冲击。我们不难想象这个“漏风”的中场,左路吴、申组合的防守能力,右路李明的防守能力,以及中路马明宇的防守能力,“四路人马”中,至少有三路有可能造成攻上去后回下来或顶不住的麻烦,这恐怕是“攻强守弱”看法的根本所在。而在小组赛上,这个所谓攻强的组合显然进攻乏术,再加上没有进一步改造的后场,在防守决定胜负的十强赛上这将意味着什么? 很显然,如果在十强赛上米卢仍然使用的是强调协防的442,又没有时间再提升现有球员的协防意识,并且放弃在中场“加锁”的机会,再加上一直“办事不牢”的门将位置,他将如何面对面前的这道“防御工事”?(本报记者刘晓新) (足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