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又成了俄罗斯女排的手下败将!这已经是中国女排今年第五次负于俄罗斯。看着中国女排在今晨第四局被俄罗斯砍瓜切菜般地以25比16拿下的场面,真正感觉到中国女排和俄罗斯的差距绝不是一天两天,也许中国女排的“恐俄症”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昨天是意大利,今天是俄罗斯,两大克星令中国女排止步于四强。两队之所以成为中国女排的克星,是因为她们有着共同的让中国女排胆寒的风格,这就是“男子化”的风格。男子化风格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身材高,力量足。比如俄罗斯女排的加莫娃,身高达到2米05,比大多男排队员都高;二是跳发球、后排攻等技术广泛运用,这些以前只在男排比赛中才能看到的技术,如今在女排比赛中已经屡见不鲜。 男子化风格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女排的一股潮流,除了俄罗斯和意大利之外,美国、德国、希腊甚至保加利亚等队都正沿着这一方向大步前进。对于欧美球队而言,女排男子化风格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欧美的大个比比皆是,不但身材高,力量足,步伐也很灵活,高而不笨。但对于亚洲球队而言,“男子化”则难以实现。泰国主教练就曾经坦言,他搜遍了国内所有的球员,最高的也只有1米8左右。日本女排也存在这个问题,主教练葛和伸元屡次慨叹手头没人。因此在天生的身体条件的限制下,中国女排如果不寻找办法,任由德国、美国、希腊等国发展的话,很可能下次世锦赛连第四都拿不到了。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助中国女排克服“恐俄症”呢? 想当年,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也是得益于男排的陪练,江苏男排甚至牺牲了夺取全国冠军的机会,整个队伍陪着中国女排训练,前女排主教练袁伟民回忆起此事时非常感慨,认为中国女排的辉煌和江苏男排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曾经跟随袁伟民、并在中国女排当过陪练的现任女排主教练陈忠和也想到了借助男排的力量,来提高中国女排的水平,其实作为本报读者节活动之一的“中国女排和江苏男排性别大战”最早的思路也是起自于陈忠和本人,但愿“性别大战”能对中国女排水平的提高有所贡献。特派记者殷小平(本报德国柏林今晨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