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球和做人一样,无欲则刚。无欲,不是失去责任,更不是失去抱负。它只是一种临界状态,是一种心平如镜地追求水到渠成的理想情绪。 昨天申花八一之战后,徐根宝长叹一声:“还是没开和啊”。俱乐部总经理楼世芳也感慨地说:“创业艰难百战多。”这都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尽管在比赛前,他们曾努力想让球员们放弃“胜负心”。 儒雅的楼世芳在比赛前引用了一句梁启超的话:“大丈夫处世,须破成败之心”。楼世芳说,梁启超最强调的是:“无所谓成,即破希冀心。无所谓败,即破恐惧心。” 可惜的是,申花队员们还是无法破除“成败之心”,体现在球场上,就是“想赢怕输”,就是“心理压力过重”。上半场申花队有一段时间陷入混乱,下半场球员们控制局面后又不知如何下手,3分和0分对他们来说似乎同样沉重。当一个人畏缩着在两种选择中逃避时,经常出现的后果是,他不能做任何选择。 而仅仅在两周前,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和指标的超霸杯赛上,还是这批球员,却为新申花拿回了第一个奖杯。是申花队退步了吗?还是八一队实力比实德队强?显然都不是。唯一的答案,只能从心态上去找。 历史上,曾有过无数个“无欲则刚”的例子,申花队就曾拥有一个。1995年,也是由徐根宝执教申花队,前两战也只积1分,当时几乎所有的球迷都失望了。想不到此后,放下了包袱、不再去想什么冠军的申花队却越打越好,迎来了10连胜,也迎来了申花历史上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联赛冠军奖杯。抛去了胜负心,申花还会是原来的申花。不驱除杂念,新申花将不能得到深化。 理解“无欲则刚”,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眼下的申花队中,能够体会到这一点的球员,还不是太多。从昨天球场上的表现来看,球员们背上了第一轮联赛落败的包袱。他们有这样的想法,似乎一场比赛的失利,马上要用一场胜仗来弥补,不管对手是谁,状态如何。徐根宝对这一缺陷看得很清楚,在赛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甚至对球员们说:“只要你们放下包袱,好好比赛,哪怕为锻炼你们而付出的代价是‘下课’,我也愿意。” “无欲则刚”的上一句,是“有容乃大”。现在看来,在昨天战平之后,新申花仍有值得球迷们期待的理由。至少,申花队上上下下面对平局的态度,还是非常理智,非常有肚量的。(本报湘潭今日电)本报记者晏秋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