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卢到中国已经一年有余,但他的今天并不美妙,有关于他的诸多传闻,每一条都足以让他焦头烂额:米家军毫无斗志;战术手段的贫乏;训练的随意性;他与女记者的绯闻;与中国记者的交恶……但如果让我们就此给米卢下一个结论,却依旧很难很难,米卢到底是哪方神圣?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骗子?他的军队是不是一支禁得起考验的无敌战车?一切的疑问谁来回答?找一个代言人也真的很难很难。 米卢的规律战术 任何一个新教练上任,中国球迷以及媒体最热衷于讨论战术,其根源在于我们对战术认识的贫乏,但米卢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战术?直至今天依旧是一个不小的迷团。 施大爷的352以及“豹子精神”;戚务生浆糊般的451与防守反击;霍顿的攻守平衡与“平行442”,米卢的前三位国家队主帅都给他自己的时代留下了一些印迹,而如果让现在的米卢“下课”,米卢这一年多留下了什么?很多人都很难给他下一个结论。 重视细节是米卢给我的第一印象,见到他的第一堂训练课是在上海,当时我们对他真的有些敬若神明,国家队为准备与日本的一场对抗赛,米卢首次召集22人进行他的第一次训练课:从最基本的颠球开始,足球最原始的ABCD,这位神奇教练都亲临亲为,由于他频繁的叫停,整个训练课显得拖拖拉拉,但他重视细节训练的特点,还是被挖掘出来。 随后米家军的第1次亮相并不完美,与日本一战,我们记住了江津与中田英寿,而备受关注的米卢却表现平平,他的战术与霍顿那一套很相似,球员在场上的打法也毫无新意,由于他同样热衷于平行442的基本站位,球员们也基本承袭了霍氏教给他们的那些东西,从此以后,米卢在中国的每一场比赛都有人把他与霍顿相提并论,至少在战术上,很多人认为,米卢并没有超越霍顿。 通过一年多跟踪采访,米卢的战术痕迹才开始显露,原来米卢的战术就是没有固定的战术,就如“水无常形”,每一场比赛米卢都会根据对手的不同而作出相应的一些变化,表面上,米卢基本上是遵循平行442的基本站位,但在具体的打法上,他并不固守一种死板的攻守平衡,而是要求队员们根据场上的具体情况而作出相应调整。但很显然,米卢的要求对于一支强队而言可能效果不错,但执行他战术的是战术意识和能力都极其低下的中国球员,有时候结果可想而知。 我想把米卢的战术称之为规律战术,因为米卢对于战术的理解没有具体的模式,而是根据他多年自己实践的摸索,基于此基础上对于战术的认识。而他在实践中,就是将战术原则最基本的规律,通过不断的的训练讲解和演练,言传身教给他的队员,他教给队员们地是,米卢自己对于足球战术原则的理解,这些规律对球员们来说,没有得到具体的东西,而是一种对于足球的思维方式。 米家军与霍家军的相似与不同 人与人之间本来极其相似,是什么使他们不同那呢?是因为性格。米家军与霍家军有什么不同,实际上也是一个性格问题。两位主帅在性格上的截然不同,直接赋予了两支军队的差异。接触过或者没有接触过米卢的人,都对他狡诈,圆滑,善变和散漫的性格有所了解,想在米卢那里得到便宜,打这种主意的人乘早收回想法,范志毅曾经对我说过:“你们记者,对付不了米卢,他太聪明。我们球员,也没有一个对付得了他。” 相比之下,霍顿的死板与教条就显得非常愚蠢,中国人喜欢臣服于比自己聪明的人。而这一点霍顿可能永远也做不到,虽然他在国家队下课很多人为他打抱不平,但霍顿并没有让绝大多数人臣服于他,而他在中国的重新上课也是屡受质疑,困难重重;反观米卢,同样是有一些人对他不服气,但更多的人是对他爱恨交加,他一个人,玩弄中国球员,赞助商,中国足协以及众多媒体于股掌之间,我们可以喊他下课,我们可以给他制造一些花边新闻,但没有人能真正撼动他的位置,至少在他真正“玩不转了”中国足球之前。在喜欢使用的阵型上,两人都喜欢使用平行442,但两人在具体打法上却有着天壤之别,最大地不同,就是米卢在临场的指挥和变化上,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与霍顿古板得几近于教条的临场指挥相比,米卢对于比赛进程的判断,决定和预见性,绝对是世界大师的水平,这一点不服不行。他在赛前对于对手的准备也很显他深厚的足球功底,比赛中出现突发事件或者比分落后的情况,他的换人,变阵,调整,每一个细小的环节,经验极其丰富的米卢基本上不犯错误,而这些优点,霍顿根本就不具备。 但米家军性格上的缺点也很明显,他的部队不象是一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散漫,随意,不守纪律的作风与米卢的毛病同出一辙,这一点我们同样不能忽视。 352 451与442谁是第一选择 如果你了解米卢,这个问题根本就不用讨论,平行442肯定是米卢的第一选择。米卢在中国这一年多,曾经在比赛中实验过四种以上的不同阵型,与韩国队交手的几次碰撞,米卢都较为保守的选择451与韩国人的352抗衡,但实际的效果很不理想,两负一平的成绩让他神奇教练的美名一度受到广泛质疑;与欧美的一些强队比赛时,米卢也祭出过361与之较量,但结果同样是输多胜少;与印尼队比赛的下半场,米卢在0:1落后的情况下,用祁宏换下队长马明宇,把吴承瑛推上中场,第一次变阵为352,取得了大逆转的不错效果,于是很多人呼吁,应该将国家队的常用阵型由442变为352,这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呢? 从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来看,平行442是所有阵型之母,任何阵型的变化皆可以凭借442去变通,因此米卢与霍顿同样选择442作为基本阵型实际上可能没有太多的关联。米卢最大的不同,还是基于他对对手的不同程度了解所做出的变通,352同样可以作为我们的第一选择,但这要看对手的情况而定。在小组赛出线之后,我们的对手都不是“软柿子”,应该说放眼亚洲,我们只是一支传统意义上的强队,我们在亚洲究竟处在何种水平线上,没有人能给我们一个准确的答案。面对十强赛的对手,谁是弱旅呢?也许我们拥有亚洲最好的锋线(如果复出的郝海东状态不错),亚洲最好的门将(江津),但我们的中场却有些偏软,后卫线又无法让人完全放心,在这种前提下,打3后卫似乎显得更为冒险。几场小组赛,马尔代夫,印尼队都曾经攻破我们的球门,后卫线上每名球员都出现过低级错误,打四后卫已经这样,打三后卫的结果呢? 当然,说句实话我也希望国家队尝试一下352的打法,再找一些亚洲强队水平的球队热热身,在没有最后确定十强赛主攻方略之前,352方案也可以保留。对现在的中国队来说,打352最大的实惠在于我们可以由此解放张恩华,如果让李纬峰,张恩华打盯人中卫,范志毅担任自由中卫,三人的组合放之亚洲,应该也足以震慑一方。但我们再回过头来分析米卢的性格,你就发现米卢也有其固执的时候,你们做记者都看到了这种变化,米卢当然不会随意听从,要不然怎显得我米卢的聪明与智慧呢? 米家军的最后大名单 世界杯的参赛队,一般的报名标准是允许报22人,赛前24小时再报一个18人大名单。也就是说22人是常备军,18人是生力军,现在去探讨这个大名单也许还为时过早,但实际上在米卢的心目中,这份大名单早就存在。 如果是一支主打442阵型的队伍,他的22人的具体分布一般是3(守门员)7(后卫)7(前卫)5(前锋),或者是2,8,7,5分布;如果主打阵型是352,22人的具体分布是3,6,8,5。按照这个原则去揣测这个大名单,思路实际上很清楚。 门将方面,江津,符宾毫无疑问是1,2号门将,3号门将的争夺实际上也没有太大悬念,欧楚良,虞伟亮,两定其一,这主要看届时两人的具体状态而定;后卫线上,无论是打442还是352,范志毅,李纬峰,吴承瑛,徐云龙四位小组赛主力,基本上是特定的人选,张恩华,陈刚,两人也基本上没有太多问题,孙继海是一个多面手,他也没有问题,关键是米卢到底是想把孙继海当作什么棋子使用;在这样的前提下,舒畅,李尧等人位置悬在空中;前卫线上,四名主力依然是板上的铁钉,祁宏,邵佳一基本上替补的位置较为稳固,而李小鹏,曲波说不定就有人会落选,但根据经验判断,米卢可能会在中场带足8人;前锋线上的变数较多,竞争也最为激烈。杨晨,谢晖现在的主力位置雷打不动,除非受伤或者复出的郝海东状态神勇,要不然这位中国第一锋将落选大名单的可能性也很大;李金羽小组塞赛表现出状态不错,这位中途救驾的圈外人也许会搭上末班车;如果我们暂且给郝海东在22人名单中留出一个空地,那么前锋线上替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老将黎兵,小将李毅可能会被双双淘汰,因为国家队三位锋线伤员中,张玉宁,曲圣卿两位实力派球员还要参与竞争,两人现在本来就可以打比赛,只是在米卢的坚持下,才回去治伤的,两人解决伤病的后顾之忧后,有人回到国家队本来就毫无悬念,因此米卢最后决定锋线人员还真是一个难题。 用米卢的话来说,越是接近十强赛,国家队的大门就越关越小,可以肯定地说,那些从来都没有参加过一次国家队集训的人员,要想随队出征十强赛,基本上是没有希望了。而现在的主力阵容,也许会在十强赛上做一些微调,但可以调整的空间并不大,也许聪明的米卢早就有所打算,我们只需瞧好就行。(足球迷专稿冉雄飞)
(搜狐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