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球、黑哨年年有,今年好像特别凶。这便是中国足坛两大顽疾在即将过去的2001年里留给人们的真实记忆。而甲B联赛裁判受贿案至年末时尚悬而未决,使中国足球的“打假扫黑行动”只能变成一次跨年度“联赛”。 对于一个足球俱乐部来说,甲A和甲B联赛两者之间巨大的商业利益差距,以及过去对于作假造假者的姑息纵容,使十强赛期间仍在继续进行的甲B联赛成了一个“舞台”,一个供践踏体育道德者肆意表演的舞台。刺眼的“11比2”与甲B最后一轮几支球队共同写就的“耻辱日”,应该让中国足球没齿难忘。 现在我们应该感到幸运的是,“耻辱日”之后的第二日,中国队成为了韩日世界杯中的一员,这给了中国足协最大限度与假球宣战的勇气。本来就已经很“铁腕”的阎世铎连腰身都感到了一种钢铁般的力量,于是有史以来中国足协作出的一份波及面最广的处罚书,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一个特殊的时间段出台了。 尽管此后,喊冤叫屈者有之,坚决退出者有之。但值得肯定的是,“乱世用重典”的治政策略终于被应用到了中国足球的身上。同样可以预见的是,明年中国足球赛场上,所有准备以身试法者,恐怕都要三思而后行。 足坛内的重重黑幕和相对严厉的处罚,最终迫使广州吉利集团这个国内汽车制造业的“新派精英”决定退出。在他们走的最后一刻,向媒体抖出了自己的“重磅炸弹”,裁判受贿这个一直都若隐若现的问题,在新年来临前,终于到了揭开自己庐山真面目的时候。 2001年里,宋卫平和陈培德这两个浙江人将中国足球“打假扫黑”的乐章“演奏”到了最震撼人心的程度。可能每个置身于中国足坛之外者,听到那一条条接踵而至的新闻时的感觉都是相同的——曾经听说过中国足球裁判的哨“黑”,但没有想到他们会这么“黑”。一位良心发现的裁判的忏悔书,终于让人看到了治理假球、黑哨的希望,大家在一次次经历不了了之之后,希望这次不会等来的又是一次不了了之。 “证据”在这种时候,已经成为了最有力的一个“破黑武器”。打击黑哨之所以多年不力,都是因为缺乏很有力的证据,有了货真价实的证据,便可以让司法真正地介入,也便有了解决顽疾的希望。 其实,无论是假球,抑或是黑哨,都是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足球所必定要面对的难题,别人在搞足球的初级阶段时,也曾经遇到过同样的难题。这种时候,考验我们的是,有没有直面难题的勇气,和长期与之斗争的耐心和决心。 2001年里有假球和黑哨,2002年可能仍然会有,尽管在与它们斗争时,前进的每一步都会很艰难。但只要在前进,中国足球就能进步。 本报记者杜锐摄影/本报记者胡金喜 (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