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米卢只看过两本中国的书,其中一本就是《孙子兵法》。想必他对下面这句话不会没有印象: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胜利的部队,总是先创造致胜条件才寻求交战,而失败的部队先投入交战再企图获胜――实际上,中国队能够打败阿曼,靠的就是这么个理,讲究组织严密和战术思想高度统一,只要自己做到了这些,以对手的实力,这球就是必胜的了。 当然阿曼队和卡塔尔队还是有不同的,尽管两队第一轮打平。以阿曼队对中国队那场比赛表现出的关键技术环节上的缺陷――可能就算是在大禁区线上给他们10个直接任意球,他们也打不进去一个,这支队伍缺乏制造冷门的最基本要素,那就是运气和射门脚头。而卡塔尔队凭借两个定位球击败阿联酋,仅此就说明他们的进攻实效性和阿曼队不可同日而语。 人们都说,中国队打败阿曼队的这场球,是20年来中国足球代表队最能体现足球智慧的90分钟,但要用这个水平来打败卡塔尔,那还不够,因为对手更强。 卡塔尔的防守组织更严密,进攻更快速,而他们和阿曼队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机会的话他们不会客气,是会把球往你门里踢的。对阿曼队的比赛里他们有两个球打中门梁,平局其实是因为运气不好。 中国队在中后场防守上具有的体能和逼抢优势,会被高温大打折扣,而要让郝海东这样年纪的球员在边路往返多冲几次,对手的防线是拉开了,但你可能也就没有发起致命一击所需要的体能保证了,气温的影响在临门一脚这个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关键环节可能会大得出乎意料。 “攻不必取,不为苟发”,这是《兵略训》里的一句话,米卢不可能读过这本书,但他应该会这么想:进攻没有必胜的把握,就不要轻易发动。高温下的比赛,惯常的破坏和“以勤补拙”要靠边站,节能和效率是第一位的,带队在美国夏天正午的高温下打过1994年世界杯的米卢,肯定明白这一点。但这个要求,对于中国队的队员来说,可能却是前所未有的艰难。因为中国的中场队员如果有足够的信心和技术能力控制住球,中国前锋队员的跑动如果能更狡猾、更经济,以他们的固有条件,那就不是亚洲级别的选手了。 实际上,由于整体意识上的不足,中国队的打法在整个亚洲足坛也一直算是最耗费体能的,不重要的区域无用功太多,而在真正要求效率的环节,效率却又低得惊人。如果米卢以“攻不必取,不为苟发”的战术思想要求全队,这是会成为铸就中国队空前三连胜的“光辉思想”,还是会导致中国队的中后场球员和锋线尖刀思想“割裂”?因为要让每一个球员都理解这样一种需要随机把握的战术要旨,实在是太难了。比如说李铁,你怎么能指望他做得到? 这场球中国队要取胜,必须遵从“效率至上主义”,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能做到这点,那意味着国家队在一年多来30多场比赛中都压根无法做到、甚至无法理解的东西,一夜之间全部备齐,就好象《22世纪杀人网络》中光盘下载学习功夫一样。米卢的“神奇”,那才真叫盖了帽了呢。 (搜狐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