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队当中最清闲的人莫过于性格球员张玉宁了。在主场对阵阿联酋队出场十几分钟以后,张玉宁便从国家队的18人名单中消失了,成为懒散而忧郁的旁观者。在近些天国家队的训练课上,他只是放风似的在场地中游荡,以一种局外人的眼神捕捉着场地中那些愉悦的身影。而在他一步步远离主力队伍的同时,关于他与米卢微妙关系的猜测也陡然蜂拥而来。用伤病来解释性格前锋张玉宁的没落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好奇心。所有的疑问都可以汇成一句话——张玉宁到底怎么了? 偏爱 米卢对张玉宁的偏爱并非经过长时间的雕琢。“泰王杯”曾经成为米卢对张玉宁一见钟情的时间和地点。而这件事来得实在太突然了,不仅米卢没有准备,张玉宁也没有准备。在长达两年的集训当中,张玉宁在国家队当中似乎一直是微不足道的人物,静悄悄地进进出出。米卢在取舍之间总将他列为淘汰的人选。因为在米卢的眼里,张玉宁的优点不能弥补他明显的弱点。但这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米卢强调的是态度,对足球的态度,对训练的态度和对比赛的态度,当然也不排除对他自己的态度。而外表冷峻行动懒散的张玉宁不符合他的标准。这时,“泰王杯”上偶然的机会让米卢发现了张玉宁身上最优秀的本领,并且抛弃了习惯的约束。 逆转 “泰王杯”之后,米卢对待张玉宁的态度曾经发生了逆转。这个时候,关于张玉宁腰伤的消息传播开来。小组赛开赛在即,张玉宁只好退出国家队自行修养。据说,小组赛期间,米卢多次要求中国足协关注张玉宁的伤情。一时间,张玉宁在国家队和辽宁队的眼中都成了焦点人物!国家队进入十强赛之后,张玉宁也理所当然地进入了集训名单,并且跟随大队人马出征西亚。于是乎,不和谐的声音喀嚓一下让许多人在脑海里画了一个巨大的问号——米卢又开始注意态度了? 也许张玉宁在马斯喀特的那一脚大力开球并非有意,但踢者无心看者有意,也许这一脚踢出一个态度的问题。性格是要服从态度的。何况,米卢并不喜欢性格,他喜欢端正态度的、听话的、愿意和他分享足球快乐的球员。行为孤僻、寡言少语、思维跳跃幅度较大的张玉宁显然与他并非同类。而在战术要求上,张玉宁的特点虽然鲜明,但弱点也十分突出。在米卢的周围,能顶替张玉宁的人选还是很富裕。所以,米卢可以选择态度好的。在前天的露天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米卢关于张玉宁的伤情问题时,米卢的回答和当时的表情十分耐人寻味。“他(张玉宁)身体不舒服,只能参加一半的训练。但我们拥有26名队员。”一些忧国忧民的人在分析这句话的潜台词时所能想到的结果也似乎只有一个:顶替张玉宁的人实在太多了,有没有他都无所谓! 性格 性格球员张玉宁在国家队、国奥队几经沉浮。在态度问题上,霍顿似乎也经历了一个对张玉宁再认识的过程。当时,张玉宁用进球让所有人闭上了嘴,同时也打破了霍顿顽固的偏执。而张玉宁的性格似乎只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回击一切——在最关键时刻以最是时机的表现来实现被认可。但这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有人给他表现的机会。因为他不重视平时的沟通和自我形象,喜欢我行我素,经常孤独地在笑声朗朗的训练场中间沉默地穿行,所以这就注定了他需要走比别人更曲折的道路来实现自我价值的被肯定。 虽然平时张玉宁喜欢在无关紧要的时候和队友游戏和嬉闹,但他还是给人留下了一个性格孤僻的印象。而张玉宁本人似乎没有改变的意思,而性格的改变也确实不是容易的事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特殊的性格,张玉宁踢球的路数也与众不同。但作为足球这项集体项目,性格绝对不能成为行为的主导。性格在球场上体现的惟一渠道是灵光乍现的那一瞬间。因为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球员要遵循教练的安排和布置,迎合队友的一颦一笑,从而实现默契。只有在队友强有力的支持下,性格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说,沟通是足球运动员三大技术要素中的一点。 机会 张玉宁到底怎么了?所有的消息都说他的膝盖积水,无法参加正常训练。在十强赛这样关键的时刻,所有人都希望他快速恢复起来。只要有机会,金子迟早要发光的。但机会毕竟是自己争取来的,天上掉馅饼的几率实在太低,不值得苦等。而与掌握机会的人较劲,机会就更不会来了!首席记者刘志向 (辽沈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