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沪连争霸已“死”,那么职业联赛初期的连沪京三强鼎立早已彻底解体。 本轮北京国安与四川商务通的比赛以0:2完败,双方的实力差距已经显现出来。这两支球队过去都以激情和灵巧著称,四川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鲜明特色,国安则已经说不上了。几年前还能咬着大连、上海往前走的国安,今天只能在第二、三集团徘徊,如果不是今年取消升降级,国安已经一篇惊惶。 四川与北京的足球拉开差距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从地域优势来讲,北京的独特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四川的基础和条件都不如北京,否则也不叫开发西部而叫开发北京了。从足球传统讲,50年代中国足球队留学匈牙利归来,北京市长彭真和国家体委主任贺龙把年维泗、张宏根、张俊秀、张京天等大多数国脚全留在北京,那时北京足球的优势比今天的大连都大。而同时代的四川还默默无闻,连甲级队都不是。直到七八十年代,北京出现了沈祥福、刘利福、李辉等国脚,四川仍是一片空白。1993年四川是因甲级队扩军才进入足球列强的,而国安那一年是全运会的亚军。职业化初期,北京以不俗的实力喊出“永远争第一”的口号,同时四川有个同样哙炙人口的口号,它甚至有些悲壮,那就是“保卫成都”。当时京川球队的确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与计划经济使首都得天独厚有很大关系,但商业化可以渐渐缩小和改变这种差距,甚至可以使差距倒转。 于是,一系列迥然不同的举措在两地实施了。四川几年来把魏群、姚夏、马明宇和后来的黎兵等主力牢牢攥在手中,而国安的精兵强将早就各奔东西了。四川重视外援,他们毫不张扬,比坎好,那就不遗余力地挖过来;鲁钠、乌克亚有实力,就尽快签约;霍顿的执教有水平,那就把球队交给他。而国安一会儿高喊要花400万美元引进高水平外援,一会儿又是比拉尔多推荐的三个哥伦比亚球星(过去还有所谓120万美元买来的不明不白的罗曼),结果不是美妙的故事便是云山雾罩的传说。四川想尽办法繁荣球市、争取球迷,而北京1995年连夜排队买票的盛况早已成为令人留恋和追忆的往事。经过几年的时间,川京的差距倒了个个儿。职业联赛以来使足球有较大进步的城市有成都、重庆、西安等,衰落较快的则是北京、八一(八一由于受政策的限制情有可原)。我并不想否定国安俱乐部为发展北京足球所做的努力,但实践的效果不大理想,因为确凿的成绩摆在那里。我无意抑京扬川,我毕竟是北京人,但我们又不能不正视这一现象。从历史的沉淀中寻找,过去就是商业都会的成都在商品经济的观念上要优于一向“近官”的北京,于是出现了今天川军后来居上的格局。 其实不仅仅是足球,由于在体育经济与体育产业在观念上的差距,北京的竞技体育落后了,这与北京在总体上的发展速度是很不相称的。北京在前5届全运会上金牌数稳居前三,近两届已经到了第二集团。在金牌密集的游泳、田径中,鲜有北京的运动员问鼎。北京男排过去多次获全国冠军,如今早已降级。北京女排曾出现过郎平这样的世界级巨星,现在常在甲乙级之间徘徊。当年由宋晓波、孙瑞云领衔的北京女篮多次获全国冠军,现在已经名落孙山。 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举办地,这是全中国的光荣,但做为举办城市的竞技体育在这个国家应该是一流的,汉城如此,巴塞罗那如此,悉尼如此,北京也应该如此。(金汕) (搜狐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