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国足协发布今年甲A第三轮简报,其中专门有一条:中央电视台仍然没有获得转播权。冷战的另一方央视在重重压力之下,从对甲A只字不提到开始口播战况,不再“彻底封杀”。虽然谁都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但就像你面对两个红了眼非要争口气的赌徒,到底怎么收场眼下还难以预料。笔者不想去评判双方所谓的“强硬”谁是谁非,只想问一句,有哪一方考虑了球迷的利益?你们已深深伤害了广大球迷,别忘了“载舟之水,亦可覆舟”。还有一句:玩火者必自焚。打的是市场架盯的是钱箱子 解剖这场冷战,笔者认为应置身于国际大背景下。世界体育的飞速商业化使电视转播已变成地地道道的经营行为,其基本模式为:组委会将报道权卖给电视台,电视台将广告时段卖给赞助商,赞助商依靠广告将其产品推销给观众,观众通过“被迫”看广告而免费看比赛。 应该说,发生在中央电视台和中国足协之间的转播权大战是必然的,是体育与电视市场化的标志和结果。中央电视台曾用90万美元买过三届世界杯转播权,现在为2002和2006两届世界杯刚刚签下合同,据说共支付249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近2亿元。但有人估算,今年央视的世界杯广告招商如果顺利的话,将是3亿元人民币,赚头还是大大的。回过头来说甲A,1994年职业联赛启动,中国足协当时与中央电视台签了一个五年协议,中央电视台用广告时段作为电视转播权的偿付方式,转播每场比赛给足协2分钟广告时段,按央视当时的广告价格大约折算为112万元人民币,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多种限制和缺乏经验,这五年足协实际每年只能收益几十万元。而央视则每场还可加播8分钟广告,年收入在1000万元左右,一方是几十万元,一方是上千万元,足协当然不满了。1999赛季开始前一天,双方才又签了一个三年之约,那次谈判也是一波三折,几度破裂,足协最初开价1800万元,央视以1100万元最终签约。协议中规定,央视每轮直播一场比赛,全年共26场,此外,还拥有集锦、足球之夜等节目的报道权。 三年期满,足协开价每场18万元,若作专题节目还需要另外付费,由于今年每周六、周日都有比赛,中央电视台想全程直播,全年总花费将超过1500万元,的确难以接受。因为且不说第一个五年的近乎免费,就是上一个三年,总共才花了1100万元,平均每年才不到400万元。 足协这边理由也很充足,转播权费用上涨也是趋势,价格由供求关系而定,足球有市场。近两年,央视每年从甲A转播中都赚了上千万元,当然要多付一些,而且今年足协这方还提供信号传输。谈判成赌气面子值万金 双方矛盾很清楚,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讨价还价,但谈着谈着就变味了,成为双方的一种赌气。最后的分歧只是200万元左右,对双方都不是大数目。但说白了,就为一个面子。谁都不让步的结果是都下不了台,不只是双败,也损害球迷和赞助商,没有甲A的地方根本看不到电视转播。 央视体育中心主任马国力曾把中国电视与中国体育的关系分成同志、帮手、相持和伙伴阶段。在计划经济下,都靠国家拨款,同属上层建筑,关系亲如同志,没有经济关系。从80年代后期,体育赛事开始有了厂家冠名,但这种赞助需要媒体进行宣传,电视便是帮手,电视和体育同时进入市场后,从此矛盾不断,马主任认为原因是市场进程的不一致和行政对市场的干预。体育方面希望用行政权力来制造市场,电视则希望用行业垄断来规范市场。 其实,妥协才是谈判的最高境界,合作才能双赢。中国足球市场刚刚培育成形,如蹒跚学步的婴儿,需要的是呵护而不是狂风暴雨,红火艰难,冷落下去却很容易。中国体育作为带有产业性的社会公益事业,不能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中国足协绝不能忘了职业联赛前的惨淡光景,甚至一场比赛只卖出十几张门票,这些年是大家共同造就了红火的足球市场。对央视同样如此,是纳税人的钱,是国家的扶持造成你的垄断地位。中国电信已打破壁垒,中央电视台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是“巨无霸”,即使加入WTO,也将是守到最后的一块国有阵地,自然要考虑社会效益。双方并不是两个纯粹的公司,不能以利润最大化为第一目标。足球市场红火,双方谁都有功劳,但首功是球迷,他们才是联赛的基础,是最终的消费者,没有他们就没有足球的今天,也没有央视的今天。 是的,体育和电视应共同做大蛋糕而不是瓜分面团,这种无谓的谈判该停止了,让全国球迷赶紧看球应是双方的出发点和归宿。 (翟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