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带着空空的行囊回家,八场比赛,可怜的一胜七负,最终名列第12位。翻开中国男篮征战史,这样的成绩的确摆不到桌面上。中国队在世锦赛上最差的名次是1990年第11届上的第14名,如果再加上奥运会的成绩,中国队这次的成绩整整倒退了10年———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也是第12名,同样输给安哥拉队12分。 中国男篮没能创造历史,昔日的手下败将阿根廷、波多黎各和新西兰队都闯进了八强,过去尚能一搏的德国和西班牙如今我们只能望其项背。王非,这位曾被寄予厚望的少帅,组队数月,尽遣老将,然而世锦赛期间几乎处处受制,败招频出,不但没有他的前任蒋兴权和宫鲁鸣的“前八”佳绩,整支球队乏善可陈,充分暴露了中国教练与现代篮球的差距。 理论专家实践无能 王非是第二次执掌国家男篮的教鞭。当年,他从NBA小牛队观摩学习三个月后雄心勃勃,在八一队开始了他的试验。他强调,球队是一个整体,不是靠哪一个人,同时他不惜失利改造球队,铁心要打造NBA风格,最终获得CBA冠军。然而,世锦赛上我们看到了一支松松垮垮的中国队,缺乏组织,进攻不力,技战术落后,而且心态失衡,大起大落,毫无斗志,是本届比赛得分最少失分最多的球队。 “我们还是一支很年轻的队伍,请给我们更多的时间,中国男篮一定会有所进步的”,在五连败之后,少帅王非在中土之战赛后终于低头认输。在到NBA镀金后,王非自认为找到了篮球“真谛”,并要把这些传授给中国男篮。连续输给阿根廷、俄罗斯,王非一再强调中国队整体实力上有差距,输给强队很正常,但在被新西兰大逆转(领先24分还输球)和被安哥拉压着打之后,我们却不得不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如果复赛时策略对头,进八强还是有希望的;打安哥拉绝对应该赢,但结果还是与愿望相反。一支球队在与实力相当的对手比赛时,几次大比分领先又被人追平或逆转,说明主教练在用人、换人和控制比赛的能力上存在问题。 但王非不认为自己的战术指挥有任何问题,大比分输给德国队让他郁郁寡欢,但在一波三折战胜阿尔及利亚队后,王非立即向媒体报道发动反击,甚至给在现场采访的中国记者白眼。 而在与队员关系的处理上,王非一再强调是队员的能力导致失误,从来不提自己的准备不足、应对不力,更过分的是,他甚至在新闻发布会上当着年轻后卫郭士强的面说后卫失误太多,这让郭士强“心里很难受”。应当说,世锦赛前王非一直和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也保持了一种比较豁达的形象,但在印第安纳波利斯他却一反常态,一方面说明他心里没底,而且也暴露出他性格上的缺陷,所以,中国队和王非都在这次大赛中现了“原形”。 强手面前手忙脚乱 有NBA状元秀姚明,有蒙古骏马巴特尔,王非认为这是中国男篮创造奇迹的根本,然而,在战术布置和技术准备上,王非却没有为他们安排出丰富的实战绝招。几乎所有的球队都知道中国队的战术:一开始派姚明上,让李楠和胡卫东在外围发炮,形势不利的情况下,派上巴特尔和姚明双中锋。但各队首先攻击内线迫使一个中锋下场休息,在形势不利时则普遍对中国队实行紧逼和包夹战术,以此彻底击败中国队。仅此一招屡试不爽,但中国队屡败屡战,毫无办法。 最明显不过的例子就是与新西兰队的比赛:新西兰队内线羸弱,以致中国队在首节就打出了35:13的高比分。然而次节王非似乎把姚明彻底遗忘了,任凭新队8号琼斯连中5个三分球,打了中国队一个20:10也不为所动。甚至在暂停后也没有想起换人,让姚明在场下坐了整整一节。这一节中国队被对手打了个30:17。据统计,在姚明不在场上的14分钟里,中国队被新西兰队超出28分。而姚明在场上的26分钟里,新西兰队落后22分。赛后,记者问为何不换上姚明,王非答:“我觉得已经领先20多分……再说一个人也不可能从头打到底。” 对于场上形势的变化,王非竟然一筹莫展,观看过中国队比赛的记者戏称:“我现在都知道王非怎么换人了,只要哪个后卫有几次失误,他准保坐在替补席上,反过来也是;巴特尔和姚明俩中锋谁犯规一多,马上就换另一个;单中锋打不开局面,就换双中锋冲一冲。”在用人上,王非也没有树立一个核心,他本来是要用刘玉栋的,甚至放弃年轻的莫克,允许刘玉栋在世锦赛开始前才归队,但他却没有意识到凭刘玉栋的身高和技术,在欧美选手面前根本占不到任何便宜。靠姚明?太年轻!靠胡卫东?靠巩晓彬?王非也在犹豫,场上队员也在犹豫.要知道,没有一个核心的球队,获得胜利的难度有多大。 请外教是当务之急 看齐NBA,这是现在中国篮球上上下下的“共识”,然而本届世锦赛上,随着“梦五”成为“梦魇”,一个问题尖锐地提到了王非和他的中国男篮面前:NBA是中国篮球惟一的出路吗? 在很大程度上,NBA是身体篮球,注重个人表演,而中国球员基本功不扎实,不可能承袭这种风格。相比之下,欧洲篮球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整体,尤其在球员身体条件都有明显提高的今天,这应该是世界篮球的发展趋势。中国队一心要打造新的“王非风格”,孰不知新风格的形成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原来的老风格。以前的中国男篮主要靠整体打球,而且都是靠第三高度以及后卫在外线发挥优势,但自从有了高中锋后好像就万事俱备了.其实,中国篮球即使个别位置上有身高优势,在世界赛场上永远是“小打大”,看一看我们的对手整体的身高就明白这个道理了。南斯拉夫、阿根廷和西班牙绝对不是什么NBA风格,甚至没有NBA球员,但他们靠在欧洲和美洲打球的球员终结了“梦之队”。事实告诉我们,并不是除了NBA就属CBA,中国篮球不应该坐井观天,应当把眼睛朝其他地方瞧一瞧啦! “当年”王非重新走上中国男篮主教练之职时,国内就有不少的反对之声。在国内,王非已经被公认为一个很有水平、善于学习的教练,但他能把中国男篮带到亚洲冠军这个位置上,却未必能有更大的提高。也许本月底开战的亚运会中国队能够挽回些面子,但在亚洲称王决不是中国男篮的终极目的。 中国篮球要想真正走向世界,是不是应该聘请高水平的外籍教练,在这一点上应当借鉴中国足球的经验。欧洲各国比如西班牙、南斯拉夫、希腊等都有高水平的联赛,而且从球员实际身体、技术等情况来看,中国男篮更适于向欧洲学习。立陶宛男篮曾经是世界前三的水平,他们的教练利马斯曾经来山东男篮执教,当然利马斯是专门负责防守的教练,那时他就指出中国男篮打悉尼奥运会的队伍“防守”是最大问题,当然不是说必定要请利马斯,毕竟中国男篮是一个整体,靠一个防守教练不解决问题,还要请体能、进攻以及中锋教练,否则,仅凭王非所学的皮毛,多种角色一肩挑怕是没那个能力。CBA发展了这么多年,中国篮协有这个实力,中国球员也有这个适应能力,我们不妨从世锦赛表现好的球队中,请一名外教来做主教练,不知如何? 还有20几天的釜山亚运会对中国男篮又是一个考验,但“即使面对泰国、菲律宾队胜20多分又有什么用”,这是王非的原话。可是,如果让韩国队胜咱们20分呢?假设我们还能胜韩国夺冠军,这只能证明一件事:王非是亚洲水平的教练,但是在亚洲之外,他不行。特约记者白鹏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