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马上要和国家队去海埂备战世界杯了,大家从不少媒体得知,中方和米卢的矛盾很深,这正是大家担忧的,李晓光领队被换,是否为了缓和矛盾?
金志扬:哪儿和哪儿啊!和米卢结怨,中国足协不会允许,我们也没有这个资格。李晓光只是足协派到国家队的一个管理干部,他怎么可能与米卢作对,他恐怕也没有这个实力吧?至于领队换人,是足协人事大调整的一部分,绝无其它含义,我对你决不说官话。现在一些不在国家队的教练也好,媒体也好,球迷也好,对米卢进行各种各样的诘问,也许都有道理,但米卢一句话就可以把我们驳倒:“你们哪一个和世界杯有过瓜葛,你们明白世界杯是怎么回事吗?”我们真的无话可说。
问:你们究竟是怎么看待米卢的?
金志扬:冲击世界杯的艰苦战役要无条件地团结在米卢的周围,这个时候还怀疑、不信任人家,只能使战斗力削弱。如果说施拉普纳、霍顿都没有参与世界杯,人家米卢十几年来和世界杯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参加了上次十强赛,其实就是主场输给卡塔尔闹的,过去也有短短的“黑色三分钟”给闹的,我们请米卢来也许就是解决这一点点,解决好了,也就冲出去了。我刚才说的那一点点,很大成分是心理上的差距,那两场球不就是咱们中国球员的心理太脆弱吗?米卢在调整心理上的确有独到之处,他在比赛前总是设法让球员“松绑”而不是“加压”,每到比赛的城市,他不是像通常做的让球员少出去,而是鼓励球员出去多看看、走走,熟悉这个城市、熟悉这里的风俗,这样到球场就不会太陌生。另外米卢在过去几次世界杯都有很强的组合球队的能力,他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尽管现在成效不明显,但毕竟有一批在海外的主力及受伤球员没有归队,还不是球队真实情况的反映。当然米卢也可能在中国足球这个泥潭里陷进去,那时候我们再进一步探讨。
问:您把国足描述成铁板一块,与媒体报道的大相径庭,难道真的那么天衣无缝吗?
金志扬:世界上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矛盾,你在家里都会有矛盾,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国足的基本氛围是相当融洽的,倒是一些报道想把哪怕是一丁点火星浇成熊熊烈火。我曾对一些记者开玩笑说:“你们的报纸需要扩大发行量,需要引起读者注意,这可以理解,但在为米卢说好话时不要总在中国人里找个反面陪衬,这个反面陪衬是不存在的。米卢成功了,我们跟着沾光,我们在米卢的树下乘凉;米卢失败了,我们难逃其责。为给米卢树立‘高大全’形象而找个对立面,那绝不是帮米卢。”不管怎么说,我们中方要尽最大力量辅佐米卢。
问:您参加了两次世界杯外围赛,您认为这届中国队的实力比上届强还是弱?
金志扬:常言说,不再同一个时代的球员是难以比较的,但偏偏这两届球员的绝对主力都是同一批人,像范志毅、郝海东、张恩华、孙继海、马明宇、李明、江津、李铁······4年过去,没有新一代球员来超越和替代他们,这对中国足球来说是一件很可悲的事。他们中的相当一批已从黄金年龄变为大龄球员,所以说总体实力绝不是上升的。我们的确应该反思一下,职业联赛搞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国家队的人才大多还是计划足球时代培养出来的?职业联赛固然功不可没,但它的确把中国足球一向只注重塔尖而不重视塔基的弊端进一步深化了,几乎所有的俱乐部都无暇甚至根本不愿意顾及青少年足球。不久前我到马来西亚参加“21世纪亚洲足球”研讨会,日本足球的四线球队全部进入世界行列成了主要议题,日本正是不急功近利、不揠苗助长、不计较一时的得失才换来今天的腾飞。所以足协要把工作重点向普及和培养青少年转移是很对的,如果认真贯彻,日本会被我们超越,因为我们的身体条件比他们好。当然,规划容易实施难,方向好找落实不易,但再舍本求末,死盯塔尖,中国足球还将在黑暗中徘徊。
问:问您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您对最近爆出的张玉宁事件相信吗?您对张玉宁的印象如何?他的能力比郝海东、杨晨怎样?
金志扬:车祸事件已经扯到了所谓的“黑社会”,这可不是泡吧、违纪一类的事,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在司法机关没有介入和做出结论前,我不能发表任何评论。事到如今,除去法院谁说话也没有用,目前的事态已经不是足球界管辖的范围了。至于我和张玉宁,只是他到国家队后才有交往。这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和别人交往不多,也不太爱说话,他每到一地总有不少女球迷等他签名,虽然有时躲开,但对球迷还算尊重。张玉宁对教练和长者都彬彬有礼,不那么调皮。起初米卢对他不太欣赏,因为他在训练中总是不紧不慢,好像缺乏激情。后来在泰王杯上表现甚佳,才使米卢改变了看法。他的头球和门前枪点很有灵感,但对瑞典的决赛中就无所作为,主要是我们没有能力像对泰国那样屡屡下底传中,他的特点就无从发挥,他是个特别需要边路支持的前锋。张玉宁的速度不如郝海东和杨晨,头球比杨晨好,所以张玉宁在小组赛中的作用会更大一些。(金汕)
(搜狐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