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奥运项目不同,2001年对中国乒乓球而言既是多事之秋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今年是国际乒联施行大球和十一分制的一年,从年初的第46届世锦赛,到世界杯乃至大运会、九运会,国球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及至年底回头望去,这也是国球再树辉煌的一年。 ■世乒赛再现辉煌 年初的第46届世乒赛无疑是本年度最引人关注的赛事,它不仅仅是改大球后的第一个世锦赛,更是改大球后的一个“试刀石”。无论众多议论究竟如何,改大球终究是对中国一枝独秀的制约手段之一,因此效果如何自然引起各方关注。 然而中国队再次包揽七项冠军的事实,其中尤以女子为甚,在女单和女双比赛中,中国选手占据了八强中的六席,而在男子项目中,中国以至亚洲选手的名次均好于欧洲选手,这一点似乎延续了小球时代的“时尚”;在证明中国乒乓球依然天下无敌的同时,也让国际乒联明白要想给中国队“制造些真麻烦”,仍需多费些功夫。 ■九运会世界水平 年底的九运会无疑是国内乒乓球最高水平的角逐,和女子举重一样,拿国内冠军远比夺个世界冠军要难得多,这只能说明一点,国内水平早已高于世界。 而在有国内“奥运会”之称的全运会上,中国乒乓球队众多选手均背负着为各省市摘金夺银的重任,比赛中绝对是真刀真枪“玩了命了”,因此,九运会乒乓大赛绝对称得上是世界级水准。无论是男、女团体金牌之争还是单项对决,都有值得回味儿的经典之作。 ■乱世造就新人类 无论如何2001年对乒乓球而言绝对是变化多多的一年,大球上市、十一分制出台,接着又抛出取消发球遮挡,依然没能挡住中国队新人辈出。 以刘国正、马林、张怡宁等人为龙头,中国队近两年来“隆重”推出了一批接班人。这批人基本担当起中国队角逐大赛的重担。20岁的刘国正在年初世锦赛上尽显风采,21岁的马林和19岁的张怡宁,出道略早但也在今年进入了成熟期。而传统的男队主力刘国梁以及女队的李菊、杨影不得不退居二线甚至提前“下岗”。 ■马年国球不轻松 2002年由于没有奥运会和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似乎可以喘口气了。但面临着二次创业的中国队并未感到丝毫轻松,其中在2002年即将施行的新的发球规则,对中国队大部分球员的影响十分巨大。这可以说是国际乒联“最狠”的一招了,因此如何尽快适应、找到对策,是中国队最为紧要的工作。而下半年的亚运会,中国队将面临韩国、朝鲜以至中国台北的挑战,也预示出马年对国球而言,同样是需要艰苦卓绝奋斗的一年。 ■文/本报记者李晖 (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