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肇庆11月4日电(记者沈纯杰)在九运会拳击赛场上,我们已经看到好几场莫名其妙的弃权比赛。比赛刚打一两个回合,拳手毫发无损,却主动弃权认负,让对手兵不血刃进入下一轮,这是为什么? 原因惊人的一致——这是交流到其他代表队的年轻队员遇到了母队师兄,提早弃权免得浪费对方体力,伤及对方皮毛,自己的任务就是以最轻松的方式“护送”同门师兄进入下一轮比赛。 在九运会拳击比赛参赛队伍中,队员交流、协议计分现象十分普遍,好几支队伍基本全是“外来户”,而选手进军决赛一般只要打4轮,所以交流出去的选手遭遇母队的机率不低。据说很多队伍在交流人才时还有私下协议,要求双方对决时要无条件地让母队选手获胜。咄咄怪事,这显然与体育竞赛的公平竞争精神背道而驰! 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人才交流、协议计分政策出台之初受到了广泛好评,它使得人才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对各运动队来说,人才过剩的可以使优秀选手都得到实战锻炼,避免人才浪费;人才短缺的则可以通过引进加快发展步伐。就拿拳击项目来说,广东队通过人才交流,引进了数名有夺金实力的外省市队员,同时向其他省市输送了12名队员;贵州队更是将全部尖子选手贡献给兄弟省市队;而陕西、甘肃等队则完全靠“外来户”打天下。这对整个拳击运动在全国普及发展帮助极大,但“让拳”现象向这一政策的具体实施提出了新的挑战。 4年一届的全运会就是各省市的奥运会,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让拳”现象让各方都如吃了一只死苍蝇。被交流出去的队员输得不服,引进人才的队伍等于白投资,输出队员的队伍也没让年轻选手得到真正的锻炼,这种做法对下一轮对手更是极大的伤害。 “让拳”现象的明目张胆在跆拳道项目中已经充分凸现,现在拳击场上又接二连三,这种不良现象应该引起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尽快用具体的管理措施来杜绝,不给它滋生蔓延的土壤。(完)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