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打马尔代夫这样的球队还如此紧张,是否有点小题大做”的质疑,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南勇14日就国家队备战的有关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到现在为止,本次集训一次上量的训练都没有,这是否符合足球运动的规律?
南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我们对米卢的能力和工作态度予以充分信任。集训之初,我们就反复向教练、队员和所有的工作人员强调,训练和比赛中对米卢要绝对服从和配合,要以米卢为核心开战工作。
记者:这是否会造成权力过分集中和对主教练缺少制约?
南勇:在特殊时间里,就需要有这样的权威和中心。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在了解了自己和对手的情况后,米卢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进行工作。从我个人跟米卢的交往来看,米卢很聪明,也很有责任心,他总是很清楚在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事。至于你讲到的现象,只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相互交流和沟通,问题应该不大,毕竟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
记者:为何要请营养师和心理医生?
南勇:这是我们在总结以往备战工作后做出的决定。其实,运动队聘请营养师和心理医生不是什么新鲜事,就是在足球队中,高丰文的那届国家队也请过心理医生。从这次的效果来看,虽然实际作用还有待检验,但队员们的反应还不错。今后,国家队的备战工作应更趋向于科学化和规范化,这是中国足球发展的必经之路。
记者:米卢一直强调“快乐足球”,但是面对过去的失败,队员现在能否摆正心态,真正做到轻松备战呢?
南勇: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对足球的理解不同,态度自然也就不尽相同。米卢所做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在于让队员尽快调整心理状态,树立信心。前段时间,有不少说法认为,队员在国家队里混日子,只关心回到俱乐部挣钱,所以在训练时出工不出力。我觉得,这样说对队员不公平。像江津和黎兵,可能也就这一次参加世界杯的机会了,他们怎么可能不用心呢?我倒认为,队员的这种急迫心情如不能加以控制,很有可能影响队员的状态。不管对哪名队员来讲,进国家队、参加世界杯,更多的是个荣誉问题。要相信我们的队员的觉悟并不低,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记者:能否打进世界杯决赛圈出线,相信没人能说出“一定”两个字。足协此次究竟持何种态度?
南勇:不管中国队这次能否出线,都不会影响中国足球发展的长远计划。只有我们的整体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到了世界杯出线很正常、不出线则不正常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认为自己是支强队。这需要一个过程,否则即使出去也会被打回来。急功近利不是发展中国足球的长远之计,这一点将始终贯穿在足协的工作之中。本报记者李冰发自昆明
(体育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