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足坛,多事之秋。 阎世铎刚刚发出警告:中国足球要出大事。这边的辽宁足球顿时就响应了。 到底是不是巧合,这么多震撼性的事件偏偏都发生在这块土地上? 辽宁一直是中国足球的根本之地。辽宁队的十连冠,大连队在职业联赛中的五度称霸,足以说明这里的足球水平,更不要说那数不清的国脚以及在亚洲俱乐部杯赛上辽宁省球队的优秀表现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从辽宁队和大连队的兴衰,似乎预示着中国足球的一次痛苦转型,一次从计划经济时代体育到市场经济时代体育的嬗变。在两种思维的不停交锋中,嬗变不可能一帆风顺。而这些不和谐的事件,恰恰构成了嬗变时期痛苦的呼嚎。 职业足球的要求,不再是计划足球时期的惟踢者为能,各方面形象直接构成效益。球员个人的一些行为,直接代表着所属的俱乐部,也直接影响着俱乐部的声誉。因此,这不仅仅是球员个人的事,也是与俱乐部直接相关联的,需要俱乐部直接管理以及日常的教育。辽沈足坛这些不光彩的事件,是否也反映了俱乐部及其体制的远未成熟? 由于历史的原因,整个东北地区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很重,这不可能不影响到辽宁省体育人、足球人的思维。幻想改造一下,大家就跑步进入职业足球了,这只能是一厢情愿。以辽宁队为例,职业联赛开始之前该队还是不折不扣的霸主,但打着打着,这支拥有不少人才的球队居然降了级;后来凭借着一群天才少年的拼劲,他们才返回甲A行列,并一举夺得了联赛亚军;但在随后来的各种诱惑面前,这支辽小虎队又迅速暗淡了。个中原因,值得深思。 人才,是职业足球中重要的一环。辽宁足球从来不缺乏人才,国人寄与厚望的中青队队中辽宁籍选手也占据了不少主力名额。但有了人才,是否能留住,能使用好。这就又涉及到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了。张桐坡当年大胆设想,试图将辽宁队全面改制,结果无功而返。辽宁队这几个赛季的经济情况远远比不上他们的足球地位,不时爆出拖欠奖金工资、内部人事纠纷的传闻。结果有人远走他乡,有人状态低靡,有人黯然消隐,球队也只能在甲A的中下游徘徊。 在职业体育中,整个俱乐部的框架、制度也占据了重要的一环,甚至是最重要的一环。一个良好的运营体制能保证球队有序运转,毕竟职业体育不能不注重经济效益,而良好的经济效益又能给球队带来更多的兴奋点,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所以说,目前甲A领头羊上海申花队一个副冠军权能卖出1000万美金的天价,而没有留给综合成绩远远超过上海队的大连实德队。前不久,申花俱乐部总经理郁知非谈起沈阳队关于几年打造出一支冠军队的豪言时表示,球队成绩带有不可预测性,而申花队更注重的是他们的品牌。这其中对俱乐部体制的思考,高下不言而喻。 同样,大连队能在普遍低靡的辽宁足球中一枝独秀,也得益于他们相对比较稳定成熟的框架以及当地政府的支持。大连队队中相对老队员比较多,而他们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也相对较重。之所以多次出现炮轰各级主教练、吐口水事件,还打出了话语权的幌子,不过是不知道职业足球时代的游戏规则的低劣之举。相对进步的体制不可能完全纠正旧时期留下的思想烙印,而这些烙印在某种程度上又在影响着他们相对进步的体制。他们在职业化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辽宁省的足球在中国足坛上是一个典型。他们为中国足球奉献了很多,同样,他们受到当时的影响也更重,转变起来的步伐和历程可能也更长。 这些“大事”对辽宁足球可谓是沉重的打击。在这种打击下,辽宁足球往何处去,是奋发图强,还是一蹶不振大伤元气,现在还无法判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痛苦转变的方向不会改变。如果这些“大事”能刺激辽宁足球迅速转变,那对于辽宁足球、中国足球就成了一件因祸得福的大好事。(树文) (新华社)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