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由足球名宿或者俱乐部、企业开办的足球学校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据说这是因为近几年我们的足球事业日渐昌盛所带来的结果。 我去看过几家足球学校,确实人丁兴旺。但是看了之后总觉得有点什么地方不对劲。后来仔细琢磨,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到过的足球学校都是一所所“和尚庙”。 我们平时说的足球一直指的是狭义的男子足球,什么甲A、英超、意甲、世界杯,清一色的男子足球;而足球的另一半女足却很少成为我们的话题,即使是最火爆的美国女足大联盟也不例外,就不用说什么国内的女足联赛和超级联赛。所以,就连办个足球学校也是狭义的足球学校。 中国女足现在处于低谷阶段,最直接的原因是后备力量不足。前中国女足主教练马元安曾经告诉记者,全国练足球的女运动员也就几千号人。据一些地方女足教练介绍,原来练足球的女运动员一般都是来自比较贫穷的农村。而近年来,很多农村都富起来了,练足球的女孩也变得越来越少。 男足就不一样。没有一定身家和背景人家的孩子想进职业足球队那是难上加难。这个天壤之别的原因是什么?钱。男足但凡练得好一点,能在甲B、甲A联赛中上场比赛的运动员,每年至少都能挣个十几二十万。如果能混得像郝海东一样,那就身价过百万了。但是女足中和郝海东一样级别的孙雯,她在国内能挣多少钱呢?即使出国了她又能和范志毅、甚至谢晖相比吗? 很多人会说,什么事一提到钱就变得庸俗起来。但对于女足姑娘而言,钱却的的确确是一个让人难堪的话题。既然中国女足已经职业化了,她们的付出就必然会和应得的回报挂钩。没有钱,女足运动无法提高;而不见提高的女足运动又难以吸引球迷和媒体的关注,更无法创造出价值……这就是眼下中国女足正面临的一个尴尬的恶性循环。 中国女足在广东清新集训的时候,刚刚上任的主教练马良行说了一句话令我很不是滋味,“这几天我身边的记者可真不少(但与男足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我以前带上海队的时候,从来没有这么多记者来采访。” 马良行上任了,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有一天,我们到处都能听见街坊说:“姑娘们,踢球去!”那么,马良行的日子也许会好过些,而中国女足也就真的有救了。邱江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