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01年的中国足球很“火”,雄赳赳气昂昂地杀进了世界杯决赛圈。但这一年也像是“太阳黑子”特别活跃的一年,足球圈内的不安定因素纷纷活动,以致整个中国足球圈有些失控,陷入被动且混乱的局面。中国足球圈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制度上存在着不少亟需改进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中国体坛职业化的“排头兵”,中国足球的很多方面正在与职业化背道而驰,而这些将制约中国足球走上真正的职业化道路。“大腕”导演泰勒在太庙的葬礼,差点就办成了前无古人的“经典商业葬礼”。这一极尽“可笑可乐”的葬礼尽管夸张,却似乎又能从中找到现实生活的影子。 不知从何时起,广告已经悄然侵入并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琳琅满目的广告似乎也成了市场经济的一种象征。企业要打牌子,要扩大知名度,就要寻找载体,率先实行职业化并拥有众多球迷的中国足球,便成了最佳载体之一。 全兴集团在中国足坛摸爬滚打8年后,决定卷铺盖走人。由于“卖意”已决,出售四川全兴俱乐部的价码也从6000万降到了2560万这一“大出血价”。尽管这一“官方指导价”注定全兴集团要做蚀本买卖,但从所获得的广告效益来看,全兴8年上亿元的投资还是值得的。可以想象,接手全兴的另一家四川企业,在投入几千万元后,又会在短短几年内把自己打造为另一个家喻户晓的“全兴集团”。这也是为什么明知道经营足球俱乐部是个赔钱的行当,依然会有那么多企业前仆后继地往里扎。 但有企业肯往里砸钱,并不意味着这就是真正的职业化;有企业肯花钱养俱乐部,并不代表这就是职业俱乐部。很多企业把钱投在足球俱乐部上,并不是为了经营这一产业,而是把它当成企业的附属品,一个发挥广告效益的附属品。所以,不管哪家企业在接手俱乐部后,首先要做的便是先在名称上挂上自己的旗号,就像太庙里那个大腕的葬礼,企业花钱占地儿为的就是扬名。 一年花上几千万养一个俱乐部,所获得的广告效益远远好过单纯的媒体广告投放,这已成为很多已经退出或积极进入足球界企业的共识。只是这种目的极为单纯的共识,在转化为实际行动后多半便成了短视行为。当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或者想“名就身退”,转卖俱乐部便成了减负最佳手段。所以,中国足球职业化搞了8年多后,一直留守阵地的也就国安、建业两家。 而在欧洲、南美这些职业联赛搞了上百年的国家里,我们知道有曼联、皇马、拉齐奥,知道博卡青年、河床、圣保罗,却没见这些名称的后面还有什么带有商业色彩的后缀。不管老板是否换人,股份是否转让,名字却只有一个。因为他们清楚这些名字本身就是品牌,是可以当作赚钱机器来好好经营的产业。 名字上的不伦不类,注定中国足球不可能有曼联那样的“百年老店”,注定球迷要在8年内被迫接受四五十个队名。这样的职业化,说好听点是中国特色,说难听点根本就不能算是职业化,充其量是商业化而已。搞职业化离不开商业运作,但职业化绝不能等同于商业化,绝不仅仅意味着广告量的多寡。只有增强自身的“造血机能”,把足球真正当作产业,而不是广告载体来经营,中国足球才能算是职业化了。 葛优和英达玩儿命地往太庙里放广告,对他们来说贴上去的是钱,是金,而对于广大受众来说,他们往上贴的则是令人作呕的“手纸”。现在不少俱乐部的名称正呈“无限”加长的趋势,对俱乐部来说,加几个字就意味着几百万的落袋,而球迷则要被迫接受这些广告垃圾对视觉的侵扰。如果有一天我们看到某队更名为××可笑可乐报丧鸟啤酒队,每场比赛前彪哥在场子里大嗓门嚷一句:“知道我们队为什么踢的好吗?全是补钙补的好。”的话,千万别以为是《大腕》里的场景,说不定是哪家自以为运作精妙的“中国足球经典职业俱乐部”呢。(曹竞) (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