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队灰溜溜地回国,面临的不是欢迎仪式,而是足协下达的必须人人过关的检查令。这支在代表国家的比赛中缺乏荣誉感的年轻球队将为他们的松懈承担责任。主帅王宝山首当其冲,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的下课都无法避免。但不能回避的现实是:最应该总结和检查的不仅仅是王宝山和中青队,而应是国家级球队的选帅制度。 王宝山此次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率队输球,而是他在首战惨败叙利亚队后的语出惊人:“这不是我的球队,我不知道他们在场上干什么!”可几乎每个人都在反问:那这到底是谁带的球队呢?作为一支球队的主帅,在输得惨不忍睹后说出这样的话,实在让人无法理解,换句话说就是太没水平,何况是在洲际大赛中说出这样的话。主帅不仅仅是权力行使者,更重要的是责任承担人,这种关系恐怕没人不懂。球员在场上拼搏后还输了球,主帅都要承担责任,而球员在场上失控了,主帅的责任岂不是更大?王宝山这种推卸责任的做法令人们可能会给他的一点同情都没有了。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作为国家级球队的主帅,王宝山的执教能力到底行不行。很多圈内圈外的人士在质疑:王宝山凭什么当上了国青主帅?一位资深教练指出,青少年球员的培养有其特殊性,不是踢过球的人就都能当好青少年球队的教练,或是当不了成年队的教练就可以去带青少年球队,事实上就连很多成年队的教练也不一定能适应青少年队的要求。很显然,王宝山有带好国青的强烈愿望,但他的执教能力和驾驭球队的能力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因此他的失败和球队的失控也是必然的。 这就引出了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当初到底是谁把他扶到国青帅位上的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王宝山与中国足协的一位高官的关系非同一般,因此他出人意料地成为国青主帅也就顺理成章。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国字号球队教练的选拔任用明显缺乏制度性、科学性和公开性。当年徐根宝竞聘成为国家队主帅还要经过足协教练委员会的审核,但自此以后教练委员会的作用越来越小,直到销声匿迹。而在国青、国少这些国字号球队中,教练的任用就更加随意,好像著名球员退役了就可以先在这里练练手,要不就是谁与足协官员关系好谁就上。足协拿不出一套完善的青少年球队的选帅标准来,当然更谈不上竞争,而这种状况若持续下去,中国青少年国字号球队的前景堪忧。 过分指责王宝山和中青队是无用的,他们的使命结束了。而后来者还要继续干下去,今后国字号球队该用什么样的教练以及怎样去保证其优秀性,才是中国足球的决策者们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